本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其網站上發布了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
通知稱,未來我國將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八市率先開展低碳經濟試點工作。以此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積累對不同地區和行業分類指導的工作經驗,推動落實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而在這些省市中,對于作為石化行業一個分支的氯堿化工企業來說,更應肩負起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重任,借此契機,做好氯堿化工行業的低碳經濟工作。
當前,對于能源資源密集型的氯堿化工行業來說,除了面臨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變革外,實施節能減排低碳化生產的壓力也很大。一方面國內新擴建氯堿項目的增多,使傳統意義上的氯堿產品競爭越發成為成本的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及標準的提高,實施節能減排的低碳化生產,就能適應未來整個化工行業的發展需要,以此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因此,地處上述五省八市的氯堿企業因以此次試點為契機,加快企業自身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建設。
首先,應加快推進氯堿化工工藝裝備水平的提高。化工行業實行低碳生產的基礎就是建立在裝備水平及節能降耗技術的不斷推廣升級上。因此,發展氯堿化工行業的低碳經濟,就必須建立在相關裝備水平的提高上。目前,國內有不少關于氯堿化工行業的技術革新,像新型節能離子膜電解槽的應用,氧陰極技術的開發,高效節能泵閥、壓縮機、制冷機的研發應用、電石渣尾氣回收、電石渣制水泥等技術,如能借此契機將這些技術裝備在氯堿化工行業大范圍推廣開來,則有助于推動全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其次,應不斷推廣氯堿循環經濟生產模式。經過近幾年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氯堿化工行業已形成了各具特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而發展循環經濟,就是實現低碳化生產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發展氯堿生產過程的低碳循環經濟,將可以降低氯堿化工產業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率。
可以說,推行低碳經濟試點工作,對于國內氯堿化工行業來說是一個絕佳的發展契機。因此,利用好這次調整的契機,相關地區氯堿企業因先行一步,以此帶動國內氯堿化工行業低碳化生產的快速推廣。
來源: 氯堿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