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市場增大 儲運銷售環節適合民企布局


    時間:2010-07-28





      根據"十二五"能源規劃,到2015年,天然氣利用規模可能達到2600億立方米,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從目前的3.9%提高至8.3%。同時,國家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也鼓勵民資參與天然氣開發建設。

      接受網易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國家"十二五"能源規劃將大力發展天然氣,對天然氣行業來說是較大利好。不過對于民營資本來說,能夠進入與"石化雙雄"分一杯羹的恐怕還是中下游產業鏈上的企業。

      "可以說,天然氣的能源地位是本次規劃的中短期至2015年最受益的能源品種。"山西證券一位分析師對網易財經表示。

      民企可重點布局儲運銷售環節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對網易財經表示,從目前我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能夠進入到這個行業與中石油、中石化相競爭的主要是產業中下游的相關企業。在上游勘探開采領域,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企業基本壟斷了國內天然氣的勘探開采權,因而其他企業要想進入幾乎不可能。

      目前,我國天然氣主輸管道主要是由兩大石油公司修建,部分城市管網則由燃氣銷售企業負責鋪設,因而天然氣銷售企業往往同時擁有有管道建設、天然氣運輸、儲存等業務。

      周修杰認為,在中下游的天然氣儲運和銷售領域,包括天然氣管道建設、天然氣運輸、天然氣儲備等企業是有能力涉足的。在天然氣銷售領域,雖然中石油、中石化也有自己的天然氣銷售公司,但華潤燃氣、新奧燃氣、中華燃氣、港華燃氣、東華能源等燃氣企業以及各地方燃氣企業也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將有可能在天然氣銷售領域與中石油、中石化展開競爭。

      引入競爭加大天然氣開采力度

      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生產天然氣83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7%;消費量為874.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5%,供需缺口達40多億立方米。

      國家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中提及,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石油天然氣建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目前,我國天然氣勘探和生產主要集中在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其中,中石油產量最大,銷量占國內份額73.8%;其次是中海油和中石化。中石油股份公司董事長蔣潔敏此前表示,天然氣是中石油的主營業務。未來10年中石油天然氣產量預計將占公司油氣產量當量的50%。目前,中石油國內天然氣產量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80%以上,擁有的天然氣管道占全國的70%以上。

      "因為我們沒有開采權,只能從中石油買氣。"對于天然氣占比提高帶來的利好,陜西一家市屬天然氣經銷公司人士認為,實質性的利好還需要看氣源的供應狀況。

      周修杰認為,引入競爭機制將能夠促進上游天然氣生產企業加大勘探開采力度,促使中石油、中石化等天然氣生產企業加大生產投入,努力提高產量,確保天然氣供應。

      不過,山西證券上述分析師也表示,天然氣生產領域真正的突破可能仍在大型國企,應該是逐步的、可控的方式開放,以體制內的競爭為主。

    來源: 網易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