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車展現場報道2010中國長春國際汽車論壇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于2010年7月15日-18日在長春香格里拉大飯店舉行。
本屆論壇緊緊圍繞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責任這一中心,緊緊圍繞汽車發展和技術研發策略這一熱點,以打造中國長春國際汽車論壇專業品牌和國際影響力為目標,以創新、交流、發展為宗旨,力求內容更新,層次更高,影響更大,務實性更強,不僅是歷屆論壇的延續,更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升華。通過高層論壇、技術峰會、技術交流等不同形式,重點圍繞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和技術進步;特別中國汽車工業和汽車人如何站在新的高度重新思索自身面臨的責任和挑戰等戰略性問題進行研討。
[嘉賓致辭實錄]國家機械工業部原部長何光遠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興能來參加此次論壇,長春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也是我曾經工作、奮斗過的第二故鄉,在這兒工作了25年。
多年來,長春作為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中國的汽車工業城市之一,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作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此次故地重游,倍感親切。
本次長春論壇吸引了國際汽車界的廣泛參與,今天論壇特別特別邀請了國際汽車主席胡斯先生、羅伯森先生,中外汽車同行將一起探討全球汽車工業共同面對的責任與挑戰。大會期間,我們將期待傾聽與會的汽車同行與專家精采的觀點和真知灼見。
2009年,在全球經濟危機和汽車市場低迷的背景之下,中國汽車工業逆市而上,產銷量雙雙突破了1360萬輛,取得的成績令全世界驚嘆,這也意味著中國汽車工業必須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換言之,如何深入節能減排,利用可再生能源,維護社會與環境和諧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是汽車工業面臨最大的挑戰。
今年的技術年會僅僅抓住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這個主題,從技術層面上點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非常值得與會代表廣泛思考和深入地探討。
2009年,哥本哈根氣侯大會讓全世界意識到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不斷惡化,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亮起了警燈,中國政府十分關注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從2004年開始,中國政府共出臺了20多項法規政策,積極鼓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汽車的研發。2008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政府工作報告,著力鼓勵突破新能源汽車等一批重大的關鍵技術。
2010年6月,國家四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型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五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試點工作。這些政策表明了政府推動綠色汽車發展的決心,體現了政府對于可再生能源汽車的鼓勵和支持。
截止2009年底公布的車型公告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目錄中就收錄了近20個車型,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另外,在醇醚燃料、生物柴油以及氣體燃料等替代內燃機上的應用領域,有不同省市、不同產品參加,推廣示范均取得了進展,關于動力燃油替代燃料已緩解由于我國石油能源短缺引發的能源安全問題。說老實話,這幾年我關注比較多,我愿意以書面的形式闡述我的觀點和建議,并請會議組織者提供給需要的同志們參考、批判。時間關系,不在此多羅嗦。
以上說明,中國汽車企業與時俱進,針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需求作出了積極的探索,開始邁出了為市場提供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部分。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產業開始面臨動力和替代能源技術的轉型時期,我們期待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來源: 網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