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稱,進入7月份,全國日發電量增長勢頭更為迅猛,一直保持在125億千瓦時以上,7月5日達到129.34億千瓦時,再創歷史新高。持續的高溫天氣及不斷攀升的用電量,是否給電煤供應帶來壓力?電煤今夏能否接受考驗?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人士。
電煤儲備不懼用電“高峰”
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各地存煤量基本正常,華中電網、華東電網、南方電網存煤有所增長。截至7月4日,國家電網監測的429戶重點電廠存煤5807萬噸,為18天用量,比5月底上升2天。其中,華中電網存煤可用32天,比5月底上升11天;華東電網存煤可用18天,比5月底上升3天;南方電網存煤可用20天,比5月底上升4天。秦皇島港存煤594萬噸,屬于正常水平。
記者也從華能集團了解到,通過提高重點合同兌現率、擴大采購渠道、加大運輸協調力度及充分發揮內部煤炭產能等方式,華能從內外兩方面保證電煤供應。截至7月6日,華能統調火電存煤1314萬噸,平均可用天數已達17天。中投顧問煤炭行業研究員宋智晨認為,今年我國電力行業為迎峰度夏而進行的電煤儲備工作進行得較早,6月初國家發改委和地方相關部門開始積極部署夏季電煤儲備工作。截至7月5日,全國直供電廠煤炭庫存量為18天,穩定在庫存量為15天的警戒線之上,而各個港口煤炭儲量也是相當充足,應對近期的高溫天氣基本無大礙。同時,充足的煤炭儲備也保證了發電企業在用煤高峰期的煤炭質量。
囤煤待漲有風險
近日有消息稱,受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影響,市場煤與合同煤之間出現了近200元的差價。業內人士擔心一些炒煤中間商會借機囤煤,給今夏電煤供應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宋智晨指出,煤炭中間商囤煤待漲要以煤炭價格上漲為前提,但是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今夏電煤價格上漲可能性較小,主要是因為前期國內煤炭市場價格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上漲,而目前有著“市場煤價風向標”的秦皇島港口煤炭價格已經維持了近5周的平穩狀態,并且仍然保持較高的煤炭庫存。同時,各個火力發電廠電煤儲備情況也較為充足,因而煤炭供需情況較為平穩。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秦皇島港的煤炭交易情況看,主要輸入煤炭的華南地區并沒有表現出十分旺盛的需求和購煤積極性。就囤煤的可能性,宋智晨告訴記者:“從我們目前的研究情況看來,還沒有發現有煤炭中間商囤煤的情況,這與各個地方以及電力企業積極提前儲煤有很大關系。同時,國家發改委下發的穩定煤價的通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變了一些中間商看漲煤炭價格的心理。但是從往年情況看,合同電煤的履約率都不理想,今年的情況可能更加嚴重。加之合同煤與市場煤之間存在巨大的價差,不排除中間商囤煤待漲的可能。”
來源: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