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轉暖,再加上各國政府大力推廣太陽能政策的拉動效應漸顯,光伏產業呈現了強勢的復蘇態勢。包括中國大陸、日本、臺灣地區等在內的幾大光伏生產重地上半年出貨量都創新高,可以看出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旺盛程度。而光伏廠商電池組件出貨量爆發性增長的背后,則必然是市場對上游原材料多晶硅的旺盛需求。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前5月我國多晶硅累計進口量為1.55萬噸,與去年同期的7007噸相比,增長121.9%。分月來看,2010年1-5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依次為:3158噸、2647噸、3239噸、3280噸、3222噸,與去年同期相比,一直處于高位狀態。
而從國內來看,目前國內多晶硅行業的兩極分化趨勢明顯,一方面是龍頭企業的迅猛發展勢頭。例如,1-5月份保利協鑫產銷多晶硅5713噸,較去年同期增長300%。成本下降、質量提高幅度也同步創下歷史最高記錄。另一方面,則是更多的多晶硅企業步履維艱的現狀。一些小的多晶硅廠商目前的經營難以為繼,甚至已經在尋求買家。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則指出,這應該是國內多晶硅行業整合期如期到來的表現。其實,早在2009年7月多晶硅生產大省四川一些企業已經出現間歇性停產現象,不過隨著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場的強勢復蘇,這一問題有所掩蓋。但畢竟由于核心技術缺失,國內多數多晶硅企業的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企業微利甚至出現虧損經營的狀況,短期或許可以承受,但若持續長久,企業就會不得不選擇退出。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