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醚產業出路在何方?


    時間:2010-06-30





      日前,廣州市質監部門針對該市三家氣站涉嫌出售摻混二甲醚的民用液化氣事件開出了“一旦發現有摻混情況,最高可罰10萬元”的罰單,此舉對國內當前產能正嚴重過剩的二甲醚行業猶如雪上加霜。而在這之后,國內嚴查事件頻發,嚴查之風也開始蔓延到華北、山東、湖北以及東北地區,又進一步將二甲醚推向了風口浪尖。整個二甲醚產業鏈變得更加脆弱和敏感。

      事實上,二甲醚已被國內外研究證實是一種僅次于氫燃料的清潔燃料。其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加壓到5-6個大氣壓可變為液體,物理性質類似于液化石油氣LPG,有望成為主要石油替代產品。然而,二甲醚在我國經歷了短暫的高峰發展期后,現如今淪為眾矢之的。

      痛心之余,大家禁不住要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前期規劃建設的項目仍在進展中,供需失衡的形勢會更加嚴峻,二甲醚行業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自6月23日起召開的“第三屆國際甲醇——二甲醚LPG產業鏈市場峰會”以下簡稱LPG論壇無疑為危難之中急于自救的二甲醚行業增加了一絲希望。

      城市燃氣的有益補充

      二甲醚是一種無色無毒的物質,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其具有成本低、易壓縮、使用安全、燃燒性能好、熱效率高,而且燃燒過程中無殘渣和黑煙,CO、NO排量也低,同時也有汽化潛熱比較高的特點。“濃度大于95%的二甲醚可直接作為替代LPG的燃料使用,所以,它將可能是取代LPG的一種理想的清潔燃料。”6月23日,二甲醚專委會副理事長、全國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潔汽車專委會專家陳衛國向《中國能源報》記者介紹說。

      二甲醚不僅可用于工業燃料,還可替代煤氣、LPG及柴油用于民用燃料或車用燃料;也可以以一定比例摻入到城市煤氣或天然氣中作為調峰使用;若將二甲醚、甲醇、水不外加,來自原料甲醇及甲醇制二甲醚反應及其它組分混合,可配成穩定燃料——醇醚燃料。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遲國敬6月24日在LPG論壇上表示,在中國,城市燃氣領域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市場,總供應量尚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目前城市燃氣的氣源主要是人工煤氣、LPG和天然氣,其中,人工煤氣由于其成本較高,生產過程有污染且含有毒氣體等原因,難以得到較快發展;國內天然氣供應量有限,缺少儲氣設施,供應可靠性差,需要大量進口,且價格不斷上升;LPG國內生產量也不能滿足需求,大量需從國外進口,而且國產LPG中含有大量不易揮發的碳五等輕質油。“中國城市燃氣目前供應的上述狀況使二甲醚得到應用。”

      用作城市燃氣的利弊之爭

      由于二甲醚對橡膠密封圈及輸送軟管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基于LPG使用的安全性考慮,2008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下發了《關于氣瓶充裝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不得在民用LPG中摻入二甲醚后充入LPG鋼瓶或在焊接氣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學添加劑”,并要求各地質量檢驗部門,對轄區內LPG充裝與銷售企業實施嚴格檢查,此舉在很大程度上打壓了二甲醚市場的拓展步伐。

      據遲國敬介紹,國內LPG中組份較為復雜,對密封材料的要求既要考慮耐LPG、還要考慮耐二甲醚和輕質油。從目前的研究試驗結果看,聚四氟乙烯具有較好抗腐蝕性能。“現在看來,只要能對液化氣罐密封圈、減壓器皮膜、液化氣灶以及計量儀表上的皮膜、和一些輸氣的橡膠軟管等制定標準,規定使用材料和使用年限,這樣在使用時無論是單獨作燃料還是與LPG摻混使用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陳衛國說。

      記者了解到,同等溫度下,二甲醚的飽和蒸氣壓低于LPG,所以,二甲醚的儲存運輸比LPG更安全;由于二甲醚在空氣中爆炸下限比LPG高一倍,在使用過程中,也比LPG安全。

      對于當前一些報道中所提到的“二甲醚的熱值只有液化氣的63%,摻入二甲醚勢必會使液化氣熱值降低,產生‘液化氣不耐燒’的現象”,陳衛國有不同看法,他指出,雖然二甲醚熱值比LPG低,但由于國產LPG中含有大量碳五等輕質油,如果摻入一定量的二甲醚,反而會提高這些輕質油的氣化性,大量減少殘油,其實是補充了二甲醚LPG的整體熱值。當然,二甲醚單獨作氣源使用時應明碼標價。

      市場混亂在于管理不善

      作為一種可替代的清潔能源,2006-2008年上半年,全國各地掀起了二甲醚建設熱。如今,二甲醚已過剩,甚至是目前產能過剩最嚴重的化工子行業之一。

      有報道指出,2006年中國二甲醚產量為44.5萬噸。但是到了2008年,產能飆升至436萬噸。短短3年時間,產能增長了424萬噸,年均增長1178%,產量創紀錄地達到216萬噸。2009年,全年二甲醚產量約230萬噸,產能約600萬噸,裝置開工率只不到36%。據悉,目前中國二甲醚產能已經達到600萬-800萬噸。如果規劃中的項目全部建成,到2010年底,中國二甲醚產能將達到1484萬噸,2010年開工率可能不足20%。

      事實上,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二甲醚的價格要遠低于LPG。據報道,目前一噸液化氣的價格在6000元左右,而二甲醚每噸只約4000元左右,這樣只要摻混一噸就可省下2000元。這也是為什么在國家三令五申嚴禁之下市面上依然會出現液化氣中摻混二甲醚的現象。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言,二甲醚市場如此混亂,不是技術方面的原因,而在于管理。“從能源利用角度講,最重要的就是國家應該對城市燃氣用主體氣源和補充氣源之間的關系做一個適當的權衡。國家只要對二甲醚行業稍加關注,使其自律與規范起來,就一定能夠使其步上健康秩序的發展軌道。”陳衛國說。對此,二甲醚企業們也紛紛表示認同。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家并沒有制定相關政策或者行業標準對這個行業加以規范引導。雖然2007年8月,建設部發布的《城鎮燃氣用二甲醚》明確了二甲醚在城市燃氣領域的合法身份,但2008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關于氣瓶充裝有關問題的通知》,又使得二甲醚在民用燃氣領域的推廣受阻。針對液化氣摻混二甲醚現象,正如廣東省油氣商會燃氣部部長莊榮金所言,“由于沒有統一標準,有的按30%比例充裝,有的則按20%以下,這樣市場上二甲醚摻混到民用液化氣的現象就非常混亂,安全隱患也非常突出。”

      出路在何方?

      專家們認為,不能僅僅因為二甲醚容易腐蝕橡膠密封圈及輸送軟管就要“一棍子將其打死”。事實上,“10萬元的處罰”力度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使這個本應很有前途的行業上演昔日“天之驕子”如今“欲語淚先流”,甚至最終將其逼上絕路。

      記者從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了解到,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從2004年就開始關注山東久泰能源的二甲醚項目并建議制定相關標準。2006年曾專門召開會議,專家論證結果為:二甲醚采取必要措施后可以作為城市燃氣的補充。2008年,應建設部要求,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專門組織專家調研,建立二甲醚獨立供應體系,并針對目前國產LPG中大量存在輕質油的狀況呼吁制定二甲醚摻混到LPG中應用的相關標準。

      可喜的是,“到目前,已制定出化工、城建和農業三個行業的二甲醚質量標準,雖然國家標準也即將頒布,但就摻混標準國內專家還未形成一致意見,我們希望沿著LPG供應鏈制定每個環節的產品標準和整個供應鏈的技術規程,從而促進二甲醚產業健康發展。”遲國敬說。

      要讓二甲醚產業合理有序發展,就必須遵循以下四個客觀規律,一是資源性規律,應掌握能源資源之間的替代關系,合理布局產能;二是經濟性規律,應掌握國內外能源價格動態,盡可能制訂穩定的原料和產品銷售合同,充分開發國內和國外兩方面的市場;三是技術性規律,應掌握二甲醚的物理、化學性質,建立并完善相關標準、規范,特別是解決好工藝鏈所有密封材料、潤滑脂、計量器具皮膜、膠管等部位的抗腐蝕性要求,突出強制折舊措施,標明使用年限等,切實保障使用安全;四是商業性規律,應遵循商業法律,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經營行為,促進行業發展。“規范化的發展必將為二甲醚產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遲國敬說。



    來源: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