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來臨 是漲是跌


    作者:李曉輝    時間:2010-06-28





    眼看著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來臨,成品油價是漲還是跌?上海某石油貿易商周泈(化名)感嘆道:“最近的市場變幻莫測。”


    周泈所在的石油公司每年成品油銷售量在10萬噸左右,年營業額達5億元。

    他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簡單說來就是‘低買高賣’。這兩年生意沒原來好做了,市場波動太大,風險隨之越來越大。如果對市場判斷不準,很容易就虧損了。”

    6月1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30元和220元。之前半個月,批發市場上成品油價格就已經在下跌,貿易商大量出貨。周泈和大多數人一樣,當時都不敢進太多貨。

    周泈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成品油市場跟股市一樣,每天都經歷漲跌,我們每天緊盯市場變化,不可能等到國家發改委調價時再調價,每次都提前行動。”

    自2009年1月開始推行成品油定價機制以來,發改委已經對油價進行了10次調整,其中上調6次。相關的標準是,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也就是業內所說的“22個工作日+4%”。

    雖然市場變化很頻繁,但做了10多年的生意,在適應了新價格機制之后,周泈總結出了自己的秘訣:“對市場提前判斷,逆向思維。”

    對最近操作的一筆5000噸的單子,周泈頗有些得意。

    端午節前,成品油需求依然疲軟,批發市場一直低迷,和絕大多數生意一樣,這個市場也奉行“買漲不買跌”,很多貿易商不敢進貨。但周泈判斷,端午節后,兩家石油公司會“推價賣油”,即聯手推高油價,整個市場油價會上漲。果然,正如他判斷的那樣,油價出現了20-50元/噸的上漲。

    周泈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如果僅靠經驗和所謂的感覺,企業肯定沒法長久經營下去。我們會根據國際油價的變化、周邊煉油廠的檢修開工率情況,還有宏觀經濟面的數據來綜合判斷。”

    每年的農忙時節以及華東沿海的捕魚季節,是柴油消費旺季,周泈都要到附近的鄉下去走走,了解種植量和捕魚量的有關情況。這些看似頗為微觀的市場變化,是他判斷柴油價格走勢的參考依據之一。

    最近幾天,中石化上海銷售公司的一個朋友來拜訪周泈,抱怨現在有些郊區的加油站加油量銳減,一個站一天只有10多噸的銷售量,不到同期正常水平的20%。周泈分析,因為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了最高限價,但沒有規定下限,目前市場明顯供大于求,價格自然會向低價下行。加油站的價格不夠靈活,一些中等規模的企業客戶可能就會流失到貿易商這邊了。

    周泈表示:“對于我們這些貿易商來說,新機制下這個市場是比較透明的,用戶知道市場的價格,必須跟著市場的價格走。”

    對于外界認為“22個工作日+4%”應該縮短周期,身在成品油利益鏈末端的周泈認為:“縮短周期,意味著更加市場化,有波動是好的,我們希望有漲有跌。這樣對于經營能力強的公司是有利的。”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曉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