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不平衡是全球天然氣過剩的主要原因


    時間:2010-06-28





      2009年全球天然氣消費十年來首次下滑,消費量2.99萬億立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北美和歐洲下降2%,俄羅斯大幅下降,達5%-10%,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天然氣消費則維持了增長勢頭,大約增長2%。雖然同期全球的天然氣產量有所下降,但總體上看天然氣供應量仍大于需求量,出現產量過剩的跡象。

      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指出,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的下滑,與世界范圍內的金融危機聯系緊密。在金融危機影響下,世界各國經濟大衰退,工業部門開工率下降,需求減少,發電需求量也大幅下降,從而減少了對天然氣的需求量。

      在北美地區,非常規天然氣迅速發展,產量大規模提高,幾乎改變了北美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天然氣供求市場。并且在未來幾年內,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供應仍有深厚潛力。供應量的增加和金融危機下需求的疲軟,直接導致北美地區天然氣價格持續走低,降至3美元/百萬英熱單位左右。非常規天然氣的大規模開采利用,是對天然氣產量的極大補充。隨著技術條件的日漸成熟和開采成本的下降,非常規天然氣開采量還將增加。

      產量過剩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價格下降,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只相當于同等熱值石油價格的50%,以至于阿爾及利亞等天然氣輸出國意欲實行降產措施,以結束供過于求的局面。只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儲備國俄羅斯,卻并沒有削減供應量的計劃。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計劃在2010年將產量目標提高1.5%至529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三的卡塔爾也計劃在2010年將天然氣產量提高一倍至7700萬噸。可見,天然氣生產國總的趨勢仍然是以增產為主。

      一方面出現產量過剩的聲音,另一方面卻是產量的不斷增加。因此,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分析認為,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天然氣產量過剩只是局部地區的過剩,是產量和消費量的不平衡引起的。例如北美天然氣產量巨大而消費量有限;亞太、非洲地區國家天然氣卻供不應求,如中國、印度等國家就存在巨大的天然氣缺口。




    來源:博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