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晶硅”難以替代 環保問題為難光伏產業


    時間:2010-06-09





      “不十分嚴謹的說,在未來的50年里,還沒有什么其它材料能夠替代多晶硅而成為電子和光伏產業的主要原材料”,一名清華大學新能源領域研究員強調這個說法并不科學,卻又是不得不承認的現實。

      資料顯示,多晶硅在高溫熔融狀態下,具有較大的化學活潑性,能與幾乎任何材料作用,具有半導體性質,是極為重要的優良半導體材料。電子工業中廣泛用于制造半導體收音機、錄音機、電冰箱、彩電、錄像機、是電子計算機等的基礎材料。此外,多晶硅是生產單晶硅的直接原料,是當代人工智能、自動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享有“微電子大廈基石”的美譽。

      更為重要的是,太陽能發電光伏與風電、核電等同為被世界公認的未來新型能源趨向,在這一背景下,太陽能正逐漸被市場接受。而單晶硅和多晶硅正是生產太陽能電池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材料。有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單晶硅與多晶硅在光伏產業中的應用率高達90%以上。

      由此,可以推論,上文中那句在業內看來還不夠嚴謹的描述,向人們“不夠科學”地揭示了“多晶硅”在未來高精尖科技、電子信息甚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替代。

      難以取代的硅晶電池

      “太陽能發電是一種公平的、無污染的、絕佳的傳統能源替代品。只是局限于科技水平的現狀,特別是儲能電池技術的現狀,造成其發電成本過高超過上網電價,加之上游太陽能電池板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生產加工過程存在污染環境的問題,才使太陽能的發展受到一些阻力。站在科學的角度,我并不認為這些能夠制約或應該制約太陽能技術的發展,更不該因其中一個環節的污染問題難以解決,而徹底否定發展太陽能的意義。事實上,它們都將通過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被逐一攻克,關于新型原材料的研發、產業化都在飛速的發展中。”該研究員表示。

      據記者了解,從目前國際太陽電池的發展過程中看,其趨勢大致為單晶硅、多晶硅、帶狀硅、薄膜材料包括微晶硅基薄膜、化合物基薄膜及染料薄膜。而最后的“薄膜材料”薄膜電池正是業內對以單晶硅和多晶硅為主原料的太陽能電池的更新換代。一些薄膜電池中已經徹底放棄了對多晶硅的應用,從而解決了“環保技術不環保”,光伏上游多晶硅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污染問題。

      “太陽能產業化過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難以提高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用市場語言描述就是難以降低其生產成本。雖然一部分薄膜電池技術的確改變了對多晶硅的依賴以及傳統硅晶電池存在的電池主體易破碎、攜帶不便、抗震能力差等缺點,但卻無法超越傳統硅晶電池的轉化率,反而有所降低。”一位不愿具名的科技部人士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