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資首次參與油儲招標 民營油企生存環境或突圍


    時間:2010-05-18





      利用社會庫容存儲國儲油資格招標項目在上周末舉行開標大會,這意味著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大門首次向民營油企開放。此舉如果能夠順利實施,既能增加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又能發揮民營油企的作用,調動其積極性。

      綜合媒體5月18日報道,據了解,“利用社會庫容存儲國儲油資格招標項目”在上周末舉行開標大會,民營油企首次有機會參與國儲油招投標,這意味著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大門首次向民營油企開放。“國家石油儲備為民企打開進入之門。意味著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多元化的趨勢已經明朗。”相關人士表示,在此之前,國家石油儲備一直與民企無緣。“此舉如果能夠順利實施,既能增加國家石油儲備能力,又能發揮民營油企的作用,調動其積極性。”

      據京華時報18日報道,中商聯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說,民營油企進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可以藏油于民,有助于緩解民營油企的油源問題。

      國儲油資格

      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2004年3月,國家發改委召開了國家石油儲備一期項目建設啟動會,拉開了建立國家石油儲備的序幕。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20年以前,中國將陸續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形成相當于100天石油凈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進一步增強應對石油中斷風險的能力,為保障石油供應安全、穩定石油市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發揮積極作用。但一直以來,以民營油企和地方國企為代表的龐大社會庫存,卻游離于國家石油儲備體系的邊緣。

      對此,國家能源局一位官員稱,“民營油企的倉儲能力比較分散,單個規模也不大,不好管理,因此以前沒有做過這方面的嘗試。”2008年底,國際油價一度跌至40美元/桶,中商聯石油流通委員會借機上書國務院,要求將民營油企的倉儲能力納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在向有關部門遞交的《關于加大進口石油建立國家能源戰略儲備機制的建議報告》中,中商聯石油委指出,建立我國的石油戰略儲備機制,除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大型石油集團以外,還應該充分發揮民營石油企業的進口和儲備能力。如果充分調動起來這些資源,藏油于民間,那么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建設造成的浪費;另一方面這些石油儲量可以供應我國將近一年的石油消耗,一旦國際形勢有變,這些石油就可以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通路

      張友山說,這次民營油企獲得進軍國家原油戰略儲備體系的資格,是國務院會議研究部署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能源等領域以來的實質性突破。事實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民間資本就曾應國家號召進入了油氣領域。據中商聯石油委此前統計,我國的民營石油批發企業有663家,總儲量約為2.3億噸,總投資為7700億元。但據該協會初步調查,全國石油民營批發企業已經關門、倒閉了2/3。

      “有成品油批發資質的民營企業不少,但現在真正經營的不過200多家。另外,不包括批發企業在內,原來民營加油站企業在全國市場所占的份額為56.4%,現在已經下降到低于40%。”趙友山說。“很多加油站沒有辦法,能賣的賣了,能退出的退出了。”

      直到金融危機發生后,民營加油站的處境才有所好轉。特別是在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實行后,調價頻率上升,民營油企獲得了更多的發揮空間。但從根本上來看,民營油企的生存環境并未發生質的改變,一個致命的問題始終存在——油源。但此次若能進入國家原油儲備體系,民營油企有望獲得突破點。一位民營油企代表曾對記者表示,“進入國家原油儲備體系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能盤活閑置的倉儲資產,還可能借機爭取到新的原油進口牌照,從而獲得穩定的油源,從上游打開活路。”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將石油領域完全放開,油田的開采就是這樣。但問題是資源怎么來合理分配?石油流通市場應該打破壟斷,充分競爭,這也包括原油進口。”趙友山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