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態農產品”成為區域品牌


    時間:2010-05-11





      麗水市遂昌縣有兩樣著名農產品:每公斤100元的生態米和每公斤160元的土雞。記者嘗了一小碗這種生態米飯,飯粒晶瑩透亮,入口黏而不膩,清香味甘。

      相關數據表明,這種生態米胚膜、胚芽中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礦物質含量要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經質檢部門檢測,大米中的農藥和砷、鉛、鎘等重金屬殘留幾乎為零。

      遂昌縣委書記葛學斌說:“我們選用優質良種,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稻田里養殖鴨子和田魚,使水質保持純凈,輔以無任何污染的源頭水灌溉,并且只種單季稻,使得稻米營養積累期長,營養成分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

      優良的品質,來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原生態的養殖模式。遂昌縣黃泥嶺村的原生態土雞培育,采用母雞孵小雞、天然放養的方式,土雞只吃稻谷、玉米和小蟲。在推向市場后,“純種土雞”的價格從每公斤80元漲到每公斤160元,并成功進入了上海、杭州等地的高端市場。

      遂昌縣隨即把“原生態農產品”當作區域品牌來打造,重點培育八大原生態農產品。“土味”換來大市場和大價值:黃泥嶺村萬只土雞被訂購包銷,全村80%的農戶靠養土雞走上了致富路,“七山頭”土豬肉供不應求,金竹山茶油作為國宴用油

      “品質生活從原生態開始”,葛學斌說,“我們要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原生態精品農業,把我們的農產品當作奢侈品賣。”

      青田的稻魚共生系統是享譽全球的傳統農業技術。2005年5月,青田稻魚共生系統以其“獨特的、重點的、巧奪天工的”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國田魚村龍現村”被劃定為項目保護區域,從而成為全球首批、亞洲惟一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記者了解到,這種種養模式是一個稻魚共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生態系統,魚在系統中既起到了耕田除草、減少病蟲害的作用,又可以合理利用水田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對推進科教興農、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生態農業有著深遠意義。

      目前,青田縣標準化稻田養魚面積達3.2萬畝,并進一步向“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方向發展。通過稻田養魚產業化,建立現代生態種養園區,帶動農家樂、漁家樂的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