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大國,全球地位日益顯現。從目前原料藥行業的全球競爭格局來看,美國擁有藥品專利優勢,西歐擁有工藝優勢,發展中國家擁有成本優勢。而發展中國家又以印度和中國為首,中國已經躍升為世界原料藥第2大生產國,而全球原料藥消耗量接近200億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在增長,我國能生產的原料藥有1,400多種,90%主要供應國際市場,占全球原料藥貿易額的1/4左右,60多種原料藥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企業在全球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市場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已經成為世界原料藥市場的重要出口商。
仿制藥快速發展,未來三年專利藥集中到期促使原料藥需求大增。近幾年全球醫藥市場發展的趨勢表現為原研藥企增長越來越艱難,仿制藥的增速和占比都在加快。根據IMS的抽樣調查,2008年全球處方藥銷售額增長6.4%,但其中仿制藥增速超過10%,明顯要快于原研藥的增速。主要原因為一是老專利藥的專利不斷過期;二是FDA每年新批的專利藥數目越來越少。在過去的30年里FDA批準新藥數量越來越少,2008年僅為17個,為近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從2010年至2012年,又將有價值接近800億美元的藥品專利過期。如此大規模的專利藥解禁對于仿制藥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專利藥過期后同一種藥品將會出現4-5家企業生產,勢必導致專利藥價格下降,這樣原料藥市場的需求將會大幅度提升。中國有顯著的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世界制藥巨頭一定會增加對我國的原料藥采購,尤其是特色原料藥。
國內特色原料藥企的關鍵時期,未來期待大發展。從國外特色原料藥發展歷程來看,不管是以色列的TEVA制藥還是印度的南新制藥,在制劑產品真正出口的時候凈利潤增長率都超過50%,股價和市值也是大幅度攀升,而目前我國特色原料藥企業現處于大范圍出口的關鍵準備時期大批量的原料藥和制劑生產車間建立導致的“投入大于產出”,如果成功就好比鯉魚跳龍門一舉奠定中國特色原料藥企業在全球的地位,相關企業業績和股價也將爆發性增長,例如目前處于特色原料藥行業領導地位的海正藥業、華海藥業和海翔藥業,建議投資者給予他們重點關注,從而分享公司快速成長帶來的超額收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