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大于求 純堿企業今年日子難熬


    時間:2010-05-06





      房地產調控殃及上游產業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被譽為“化工之母”的純堿就成為受創最深的行業之一。由于產能過剩嚴重,國內純堿行業的生存環境日趨惡劣。今年一季度,隨著經濟復蘇,純堿市場初現回暖,價格也有所抬頭。但好景不長。當中央針對房地產業的“鐵腕”調控政策出爐后,作為純堿下游的平板玻璃遭受重創,繼而使得純堿也可能重回低谷。

      在此情況下,業內普遍對純堿行業今年的前景頗為悲觀。中國純堿行業協會會長底同立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純堿形勢仍不樂觀,估計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預計《純堿行業準入條件》年內出臺后,會對產能的過快增長有所抑制,長遠看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復興。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國內房地產調控、人民幣升值等諸多不利因素的集中作用下,純堿企業今年將備受掣肘,何時能真正走出困境仍難斷言。

      純堿企業今年前景不樂觀


      “今年純堿企業的形勢仍不太好,估計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日前由網盛生意寶002095,股吧主辦的“首屆中國鹽堿經濟合作高端峰會”間隙,中國純堿行業協會會長底同立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并作如上表態。

      據他介紹,中國純堿工業曾經實現長達9年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經濟的高速增長為純堿工業提供了日益擴大的消費市場;而房地產業的快速增長拉動平板玻璃行業的增長,進而拉動純堿業蓬勃興起。同時,以氯化銨為原料的復混肥的快速增長,消費了90%的氯化銨,也促進了聯堿的發展。

      但金融危機爆發后的2009年卻成為近10年來純堿行業最困難的一年。當年,全行業能力僅發揮84.23%;產量增量和增幅也是近10年中最小。而受產品價格下跌,生產負荷不滿,以及能源、原材料、運費全面漲價三個因素的影響,全行業陷入虧損,僅有少數企業保本微利。

      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正緩慢復蘇,純堿價格也進入上漲通道。不過,在底同立看來,今年至少存在4個對純堿業不利的因素。

      “首先是產能過剩;其次是能源、原材料漲價;其三是純堿出口受限;最后是氯化銨銷路收窄。”底同立說,“總體估計國內純堿市場形勢會好于去年,但仍將繼續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因此對今年形勢估計不能過分樂觀。”

      事實上,這些不確定因素中有一個已被引爆——從上月開始的房地產鐵腕調控就是其中之一。底同立認為,當前中央對房地產業的調控肯定會影響到純堿需求,因為純堿下游的一個重要產品就是平板玻璃,約占到純堿需求量的30%。而房地產市場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必然會影響平板玻璃的銷售,繼而也給純堿需求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學工業協會專家祝昉則表示,今年純堿市場能否走暖,目前難下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市場需求增速低于產能,下游產品價格上升有限,考慮到基礎能源、勞動力等價格都會對成本帶來壓力,以純堿為代表的鹽化工利潤將處于近幾年最低位,甚至虧損,投資回報率不會很高。

      故此,他建議,應將下游收益較高的新材料、專用化學產品作為投資方向。

      群益證券分析師李明霞同樣指出,二季度下游玻璃行業預計仍保持較高開工率,純堿市場需求較好,價格有望延續小幅震蕩走勢,但下半年受房產新政等影響,開工率可能下滑,將使得上游基礎原料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后續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產能過剩成巨大包袱

      在底同立所列的不利因素中,產能過剩被放在第一位。顯然,造成純堿行業去年以來如此被動局面的一個罪魁禍首正是產能過剩。

      “近年來,各地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純堿項目的現象嚴重,這造成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勢頭進一步加劇,下游產品供應量過快提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專家祝昉對本報記者說。

      數據顯示,僅2008年新建、擴建的純堿項目就達到11個,新增總產能高達435萬噸。同時,2009年和2010年還有兩三百萬噸已開工建設或已列入計劃的純堿項目將要投產。

      事實上,國家相關部門從2005年起就開始陸續出臺控制純堿產能擴張的規劃。2005年底,國務院公布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其中規定100萬噸以下氨堿裝置和30萬噸/年以下聯堿裝置屬于限制發展類。2006年初,發改委發出了《關于加強純堿工業建設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下屬相關部門嚴控純堿新增產能。但這些規劃并未能抑制住純堿業擴產狂潮。

      如果說在以往,依靠大量出口還可解決一部分過剩產能的話,那么,隨著金融危機后國際競爭的加劇,出口也已不再是挽救純堿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靈丹妙藥。

      “美國的天然堿比我國純堿具有顯著的成本、質量以及服務優勢,即使在我國兩堿出口的主要地區東南亞市場,其競爭力也不弱于中國。”祝昉說。

      據他介紹,作為世界第一純堿出口大國的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后,開始和純堿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國展開了全面競爭,通過降價措施擴大市場份額。而國際上最大的純堿出口聯合體美國ANSAC公司一直對于我國的擴大出口擠占其傳統市場提出抗議并提出將對中國進行傾銷的警示。此外,歐洲蘇威公司也加入了對亞洲市場的爭奪戰,于2009年開始向亞洲大規模出口純堿。

      “更何況,未來人民幣有可能升值,更將對產業鏈帶來較大沖擊。”祝昉說。

      《準入條件》出臺或重塑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對純堿行業具有重大意義的規范性文件有望在今年年內出臺,其可能為整個行業走出低谷帶來制度上的保障。

      “《純堿行業準入條件》即將出臺,預計就在年內。”底同立告訴本報記者,這份文件將會限制純堿產能的過快增長,對新建純堿項目設置一定門檻,長遠看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復興。

      記者了解到,這份文件的初稿由石化協會產業發展部與中國純堿工業協會、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共同制定,此前已經過了多輪征求意見,將由工信部正式發布實施。

      “對純堿企業來說,金融危機固然是一個挑戰,但作為問題的另一面,危機也會促進行業整體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的提高。企業應把危機看成經受歷練、提高水平的機遇。”底同立向業界發出建議。

      他認為,危機會抑制新增能力的快速增長。而為了度過低谷,企業必然要進一步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在低谷時期,由于競爭的加劇,少數劣勢企業會退出市場,有利于行業的聯合、兼并和重組,從而提高行業的集中度和整體競爭能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