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單體有過剩隱憂,下游尚待消化羅地亞技術藍星星火有機硅廠具有20萬噸/年的單體產能,10年公司將通過技改至少提升至25萬噸/年。天津項目將搬遷至星火化工廠,公司將擴建20萬噸/年有機硅單體一期工程和12萬噸/年有機硅下游產品。從有機硅行業發展來看,有機硅單體有過剩隱憂,未來的競爭市場將集中于下游。國外廠商道康寧、瓦克、邁圖等在國內都不同程度的延伸至產業鏈上端,上下游一體化將進一步壓縮國內企業的生存空間,下游的中低端產品將受到國外企業的擠壓。藍星在收購羅地亞有機硅事業部主要為了提升單體的選擇性以及下游中高端產品。從我們調研了解的情況來看,公司目前已經能夠與羅地亞研發部發生協同效應,我們樂觀預計公司消化吸收羅地亞下游技術應該問題不大。相對于羅地亞3000多種下游產品,要想全面吸收將有待于公司整個有機硅產業鏈的管理、產品質量升級。
南通基地走出困境,無錫樹脂廠將整體搬遷至南通基地無錫樹脂廠原有4.5萬噸/年雙酚A產能,一套2萬噸/年裝置將廢棄,一套2.5萬噸/年的裝置將搬遷至南通。另外有無錫環氧樹脂有限公司1.6萬噸/年的環氧樹脂產能,該環氧樹脂技術要好于無錫樹脂廠,產品多用于風電扇葉生產。南通基地目前將有9萬噸/年雙酚A和5萬噸/年環氧樹脂試車投產,我們認為開車成功的問題不大,關鍵在于試車的成功率。6萬噸/年PBT開車還未達到滿負荷。PBT的改性將是該項目以后的重點突破口,目前改性有1萬多噸產量。另外哈爾濱石化有12萬噸/年丙酮/雙酚A的產能,其產出比例為4:6。
北化機、山西橡膠廠能保持穩定盈利北京化工機械廠主要制造離子膜電解槽并提供成套設備的廠商,公司目前與拜耳合作,制造的設備能夠節能30%。北化機年銷售10億元左右,生產離子膜燒堿設備的年產能超過100萬噸,盈利保持穩定。山西橡膠廠目前2.5萬噸/年氯丁橡膠,盈利穩定,目前正擴建3萬噸/年的氯丁橡膠項目。
風險目前化工產品價格逐漸上行,特別是原材料價格金屬硅、苯、丙烯等上漲較快,*ST新材很多產品屬于中下游產品,價格傳導相對滯后,導致其產品的盈利能力偏弱。另外公司的資本支出很多,負債率接近80%,估值公司業務眾多,加之10年新建項目的投產試車,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我們樂觀預計10年能夠扭虧為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