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亞天然氣管道進入通暢輸氣新階段


    時間:2010-04-26





      記者從烏魯木齊海關獲悉,經過5個月的通氣運轉,目前中亞天然氣管道日輸氣量已經超過1000萬標方,進入通暢輸氣新階段。負責中亞天然氣管道輸氣監管工作的霍爾果斯海關監管科科長王鴻鑫告訴記者,作為我國首條跨國天然氣運輸管線,鑒于管道運輸的特殊性,海關從企業備案、定期申報、查驗放行、前期進口置換氣體的監管以及后續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制定了一系列操作規程,采取每日巡查、定期核查、閉路監控的具體監管措施,形成一套適合天然氣管道運輸監管的模式。目前,霍爾果斯海關對中亞天然氣管道輸氣進行24小時監控,以確保對管輸天然氣的有效監管。

      中亞天然氣管道是我國第一條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的跨國能源大動脈,總投資150億美元。管道起點為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的格達依姆,經過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到達中哈邊境霍爾果斯口岸,全長1833公里。管道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入我國境內后,連接國內西氣東輸二線,干線支線長度約8000公里,整個管線長度近萬公里。

      自2009年12月15日實現雙線建成并實現單線通氣后,截至目前,中亞天然氣管道已累計輸送天然氣9.47億方,海關征收稅款1.72億元。至該項目全面竣工后,中亞天然氣管道將逐步達到每年300億方的滿量供應。

      中亞天然氣管道輸氣5個月來,烏魯木齊海關對管輸進口天然氣采取了定期申報、優先處理、24小時實地監管等便捷通關措施,使中亞管輸天然氣進口不僅"管得住"而且"通的快"。針對管輸進口天然氣24小時不間斷通氣的特殊性,海關還簡化流程,無需企業申請及審批,24小時實地監管,隨叫隨到,保障了中亞天然氣管道的傳輸暢通。

      記者了解到,烏魯木齊海關還在授權范圍內,積極與哈薩克斯坦海關加強聯系溝通,順利完成了天然氣入境前期準備工作,協調解決了中哈海關共同施加海關封志、流量計系統的啟用和切換等問題,為共同做好中亞天然氣管道監管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