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我國進口煤炭數量仍保持較高水平,今年一、二、三月進口煤炭分別達到1607、1311、1522萬噸。有專家稱,在國際煤炭價格上漲的情況下,國際煤炭價格與國內煤炭相比已不占優勢,隨之而來的是,進口煤炭將減少,用戶拉運國內煤炭積極性將提高。但隨著近期煤炭市場供需發生微妙變化,筆者認為今后一段時間進口煤炭仍將保持一定數量。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的寒潮和冬季用煤高峰,加上國內煤礦資源整合、貨源供給不足,以及北方港口頻繁封航、外運量減少等原因使耗用國內煤炭的電廠和電力集團用煤緊張,在北方港口大量壓船,船舶在錨地待錨時間過長造成租船等項費用增加,用戶拉煤成本加大。而在國內煤炭緊張、北方港口庫存低位的情況下,國內市場煤價格也呈攀升態勢,綜合比較除澳洲外的俄羅斯、印尼、越南等國煤炭仍具有一定優勢,廣東地區進口煤占海上進煤的2/3。電廠一般采取國內優質神華、大同煤和國外低熱值的印尼、越南煤配燒,以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夏季即將到來,用電負荷會大幅攀升,煤炭火力發電需求也必將增長;國家鼓勵煤炭進口、限制煤炭出口政策,使進口煤炭仍具有一定市場。近期礦難頻發,國務院安委會4月2日發文要求全國開展為期2個月的安全大檢查,山西煤礦復產進程放慢,國內煤炭供應將減少;北方港口平倉價和南方收貨價偏低,貨主發煤價格倒掛,經銷商處于觀望狀態,市場煤炭運量減少,以上因素將造成北方港口庫存再度走低;煤炭貨源腹地方面,內蒙西部、寧夏北部優質煤炭受鐵路瓶頸制約,運輸數量難以有大的提高,大秦線貨源結構仍主要以同煤、中煤、神華、伊泰四大家為主。另外,近來因西南地區大旱導致中國多個省份水力發電已大打折扣,今年一季度,南方電網西電東送廣東,同比下降21.7%,西電東送廣西,同比下降67.9%,全國火電需求大幅攀升,加劇了煤炭進口的需求;預計接下來我國廣東、福建甚至包括江蘇、浙江口岸進口煤炭還將保持一定水平。如果國內煤價漲幅過快或合同煤履約困難,進口煤仍將處于高位。
去年下半年,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帶動煤炭需求的增加,沿海地區煤炭供求關系已不再是去年上半年的那種低位剛性的弱平衡態勢,需求增加數量逐漸高出供給增加數量,造成市場供不應求,電廠庫存下降、用煤緊張,因此,耗煤大戶們增加了煤炭進口數量,去年下半年,月進口量從年初的幾百萬噸增加到1000萬噸以上,最高時6月份達到1607萬噸,即使澳洲煤價格上漲后,進口依然高位,去年12月份進口達到1590萬噸。去年,北方港口煤炭供應不足,資源缺、調進少困擾著秦皇島、唐山、天津等北方港口,造成以上港口持續低庫存,船等貨現象嚴重,而年底10月份開始,寒潮降臨了、北方港口頻繁封航又恰恰掩蓋了煤炭供應不足的矛盾即使沒有寒潮影響,北方港口調入煤炭也難以滿足國內沿海地區煤炭需求。今年山西煤炭資源整合雖已接近尾聲,但受技術改造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整合后的煤礦恢復生產、發揮能力尚需時日。今年1-3月份,大秦線進車數量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的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今年1月份,秦皇島、唐山等北方港口與鐵路部門聯手,增加適銷對路煤炭,加快運輸,基本滿足了南方電廠、冶金等耗煤大戶的用煤需求。而春節期間,工廠停產放假、工業用電量減少,電廠耗煤數量在春節期間近一個月時間里日耗只相當于以前耗煤的1/3到1/2,需求的減少掩蓋了北方港口調進少、資源不足的缺陷,同時也緩解了供不應求的矛盾,并造成北方港口在春節期間一度壓港,煤炭庫存爆滿,秦皇島港最高達到870萬噸,曹妃甸港最高達到217萬噸。但北方港口庫存高位并沒持續多長時間,進入三月份,尤其三月中旬以后,南方工廠紛紛復工,工業用電有所恢復,需求量再度提高。以華東電網為例,2月24日,華東電網日耗煤46萬噸,處于低位,存煤可用天數為達19天,到了3月24日,華東電網日耗煤65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降為15天,到了近日的4月14日,華東電網存煤可用天數為13天,數據說明,電廠日耗煤數量已逐漸恢復到了正常水平,可用天數進一步降低,用戶采購煤炭力度和補庫存意識增強。尤其上海和浙江電廠存煤可用天數目前分別為6天和10天,處于較低水平。照此發展,去年寒潮期間電廠缺煤現象很可能會再次上演。
3月下旬,電廠補庫存意識強烈,大量派船到北方港口裝貨,北方港口通過搶裝搶運,依靠之前積攢的煤炭庫存和一定的進車數量基本滿足了電力用煤需求,但到了3月末,秦皇島港庫存已降到792萬噸,較高峰時減少了78萬噸。進入4月份,由于大秦線檢修、煤礦事故促使安全檢查力度加大,給貨源調進帶來嚴重影響,僅秦皇島港日均進車數量就比3月份每日減少了800車,日均為6650車。而調出方面,本月到秦皇島、唐山等北方港口拉煤的船舶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4月1-17日,日均在秦皇島錨地拋錨等靠的船舶高達120艘以上,其中已辦完手續具備作業條件的船舶在一半以上,船舶流向以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用戶為主,用戶不僅僅為大型電廠,也包括沿海沿江小火電、小冶金等,一些新投產的火電廠如:華能東方電廠等也加入到了采購大軍中。由于需求好轉、調進減少,秦皇島港本月日均裝船66萬噸,日均卸車53萬噸,平均每天吃庫存13萬噸,月初庫存為792萬噸,本月18日庫存為574萬噸,下降速度之快讓人驚訝。筆者分析即使沒有大秦線檢修,鐵路運輸正常,煤炭供給和進車水平也難以滿足裝船需要,也很可能也處于“吃”庫存狀態,只不過每天“吃”的少一些。因此,秦皇島港煤炭庫存將會直線下降,到月底可能跌破500萬噸關口。展望今后一段時間,若西南地區干旱的持續帶動火電需求的提高,以及為期半年的世博會即將開始,會拉動華東地區用電量增加,沿海及長江上游新投產電廠等用戶對煤炭需求激增。筆者分析:秦皇島、唐山等北方港口將繼續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現在電廠和電力企業已將用煤安全性列為第一位,將用煤經濟性列為第二位,即使北方港口煤炭比進口煤便宜,但在國內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電廠不會寧可存煤急劇下降、用煤告急,也不拉進口煤,只拉國內煤,他們會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大量增加進口煤炭作為自己燃料的補充,確保火電機組安全運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