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結束的第十一屆國際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會議上,中國日用化學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李秋小指出,我國表面活性劑行業發展迅速,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資源、環保、安全方面的制約,必須以綠色技術支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
據李秋小介紹,國家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已經明確提出,加快表面活性劑行業技術改造,推廣應用綠色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綠色化包括采用綠色工藝,制備高性能的綠色化產品等。他提出,產品開發應從提高性能、降低成本、重視安全性出發,用分子改性手段改進老產品,用分子設計手段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純度;新工藝開發應采用綠色原料,設計原子經濟、新型催化反應等綠色工藝路線。
李秋小強調,由于表面活性劑是以最終產品的形式存在于各類配方,很多產品直接與人接觸,且使用后大都被直接排放,因此必須注重產品的安全、環境相容性和節能減排。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燕表示,洗滌用品向著節能環保高效方向發展,迫切需要研發綠色新型表面活性劑來支撐。她舉例說,濃縮洗滌液是今后重要的發展方向,但是絕大多數陰、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水混合會出現凝膠區,成為制約超濃縮洗滌液發展的瓶頸,因此亟待研發能有效減少凝膠區的新型表面活性劑。據估計,如能將濃縮洗滌劑比例提高至20%,則可節煤12.2萬噸,節油1384萬升,總計減少碳排放21.8萬噸。
李秋小認為,綠色化應用也是表面活性劑綠色化的重要環節,應開辟更廣闊的市場,提高使用效率。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伍曉林認為,表面活性劑在無堿驅油應用領域仍有廣闊的創新空間,由于堿性驅油劑會引起原油乳化嚴重等問題,目前僅大慶油田不適用于堿性驅油劑的二類、三類油層原油儲量就達到32億噸,具有5億噸的可開采空間。
據了解,我國石油基產品占表面活性劑比例高達85%,遠高于發達國家,導致污染物排放較多、生物降解性較差。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