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學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發展是以科技為先導的,內生的技術進步是保證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這與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相契合。國家的“科教興國”與行業的“科技興化”戰略相結合,將推動科學技術在行業發展中發揮強大的支撐作用。
根據科技部的介紹,我國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全面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過程中,將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關鍵科技難題。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提出,行業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行業經濟發展。石化行業迫切需要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針對科研單位與企業普遍反映的科技難以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創新脫離市場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根據石化協會發布的《石油和化工產業振興支撐技術指導意見》,科技支撐石化產業振興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化肥、農藥、橡膠加工、新型煤化工、氯堿、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化工裝備、環境保護等。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理事長羅海章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好”字當頭,大力推進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發展軌道,對農藥等傳統化工產業來說非常及時。農藥行業要不斷提高產品工藝水平、裝備水平、自動化水平,加強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如這些年來不少企業相繼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創建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這種做法值得推廣。
為了優化農藥產品結構,推進產業技術進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農藥行業將大力推廣氰氨法百草枯、甲叉法乙草胺等一批節能減排效果好的清潔生產新技術;持續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藥創制品種;重點開發突發性重大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新品種農藥;開發環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水分散粒劑和微膠囊劑等新型制劑;開發“三廢”處理高效技術及中間體清潔生產共性關鍵技術。
國際金融危機把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產品和技術,推到了淘汰的邊緣。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翁漢元對此感觸頗深。他說,聚氨酯行業,特別是下游產品,應關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加大創新力度,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水平,這是企業擺脫危機并保持持續發展的關鍵。今年國家將陸續出臺相關行業準入條件,協會要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傾斜,重點鼓勵大型MDI、TDI裝置的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提升,扶持高附加值特種異氰酸酯產業化,進一步加強已規劃的異氰酸酯化工園區的建設,建成世界級的產業配套完備、物料充分循環利用、能源消耗和“三廢”排放低的異氰酸酯生產基地。
翁漢元表示,聚氨酯行業將以國家聚氨酯工程技術中心和一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依托,以企業為主體、國家和地方政府配套支持的形式,組織攻關和推廣行業低碳、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開發聚氨酯基本原料異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及環氧丙烷等生產技術,使技術和規模逐步達到國際水平。
一些與消費者直接相關的產業,更要依靠創新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滿足人們生活需要。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占峰表示,在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下,塑料制品行業更要注重科研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塑料產品更新速度加快,國內一些企業在塑料改性、專用料方面致力研發和推廣,擴大其在家電及電子電氣配件、汽車、鐵路高速客車應用,在建筑、包裝市場也努力尋求突破,并不斷擴展其高端市場份額。
隨著認識的提高,提高技術水平真正成為了企業的內在需求。如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朝陽表示,企業創新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創新,而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企業架構、機制、體制、生產流程管理等各方面的整體創新。企業創新既要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又要敢于引進國外同行業的新技術、新理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