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能源產業振興發展規劃》草案,我國已經確定兩個新建的煤層氣產業化基地——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和鄂爾多斯盆地,圈出了15個抽采利用煤層氣的礦區、5條煤層氣長輸管道路線,在財稅政策上國家也將給予煤層氣生產企業更多扶持。“中國煤層氣資源大規模市場化開發的序幕正在緩緩拉開。作為聯接資源與市場的管道,煤層氣外輸管道建設即將進入快速通道。”中石油規劃總院油氣管道工程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楊建紅3月30日在《第三屆亞太非常規天然氣煤層氣國際會議》上說。
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加強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除已出臺一系列煤層氣優惠措施政策外,還鼓勵煤層氣經處理后,質量達到標準的,可優先并入天然氣管網及城市公共供氣管網。
楊建紅指出,煤層氣已經進入城市燃氣領域,其重要問題是安全和準入。他說:“對于可實現規模生產的煤層氣,在滿足煤層氣開發周邊地區的需求下,富余的煤層氣可進入國家各主要輸氣干管。煤層氣進入天然氣管網應統籌考慮煤層氣和天然氣的供應條件,以及天然氣管網的接氣條件,使煤層氣與天然氣相匹配。”
據楊建紅介紹,目前我國除了集輸管線和就近供應小管線外,山西省端氏—沁水煤層氣外輸管線現已投產;同時,在建的端氏―晉城―博愛河南煤層氣管道工期已經過半,該項目總投資4.58億元,管道全長98.2公里,設計輸送能力20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上半年可全線建成,正式通氣營運。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經營管理部主任李良3月29日也表示,目前沁氣南下管道工程、丹江口庫區位于鄂西北、陜東南、豫西南地區的結合部煤層氣/天然氣管道工程、連接榆濟陜西榆林—山東濟南天然氣管道工程的的建設也正在規劃、實施中。
楊建紅說:“根據煤層氣管網的規劃思路:20億立方米/年以上的生產規模,可考慮納入國家管網;5—20億立方米/年間的生產規模,可獨立建設管道,就近供應;1—5億立方米/年間既可考慮納入其它集輸管道,又可建設LNG項目;而1億立方米/年以下建設小型LNG項目。”
以山西沁水盆地的煤層氣管網規劃為例,沁水盆地煤層氣開發由中聯煤、中石油以及地方公司分別開發,可開發的煤層氣達到近50億立方米。“目前該區塊采出的煤層氣一部分通過端氏—沁水入網管道能力30億立方米/年進入西氣東輸管道;一部分建設去河南的管線;一部分考慮進入山西區域管網;一部分建設LNG項目。”他說。
位于鄂爾多斯盆地的陜西省境內韓城區塊可開發的煤層氣約10億立方米,目前韓城區塊的煤層氣即將開發,遠期潛力較大,近期以滿足氣田周邊市場為主。楊建紅表示,陜西省的韓城至澄城煤層氣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輸氣規模為4.5億立方米,總投資額為2.06億元,工程計劃2010年年內將建成通氣;而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區塊的煤層氣管網規劃則需要統籌考慮煤層氣、煤制氣和鄂爾多斯新增天然氣三種氣源,“在管足管道沿線市場外,向東輸往環渤海地區或考慮建設LNG。”楊建紅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