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石化行業發展的趨勢是中國石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縮影, 研究國際上的經驗以及教訓,我們可以判定,未來5~10年,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將更關注質量的提升, 產業水平的提升和更加綠色、節能環保的問題,整體呈現出七大發展趨勢。 ”6月8日,在由華東理工大學于上海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石油與化工可持續發展論壇上, 石油與化工規劃院副院長白頤做出這樣的判斷。
白頤表示, 從世界石化行業發展的趨勢總結來看, 未來5~10年,我國石化行業的發展基本集中在七個方面:一是產業重心的轉移。產業重心的轉移要以有利于行業發展、有利于產品在國際上提高綜合競爭力為驅動力。 二是中低油價還將延續,價格在50~60美元/桶的概率比較大,對此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三是原料結構將趨于低碳化和輕質化。四是產品趨于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尤其需要著重發展高端產品、特殊產品。 五是創新應該以企業為主體, 目前我國創新的主體仍然以科研院校為主, 其創新與實用化存在脫節,不接地氣,效果也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六是節能環保是大勢所趨。七是行業的整合和兼并。“整合過程應該是一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過程,是對行業自己發展重新洗牌的過程,洗牌完了以后再發展,發展的速度、效率、質量會更高。 ”白頤說。
針對白頤的觀點,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表示了認同,并指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也將呈現同樣的趨勢和特點。 他指出,目前我國材料研發比較滯后、 創新能力弱、產業布局紊亂,低水平重復建設導致產品嚴重低端化、研發和應用脫節問題突出,推廣應用困難。為此,中國政府將通過十項工作來規范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包括啟動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工程、做好新材料創新中心建設、 解決新材料推廣應用難題、搞好新材料軍民融合發展等。
“我國高端專用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的研發創新工作已經展開。”中化國際首席技術官陳寶樹指出,“此外,去年底,中國中化對旗下幾十家公司進行了重組,組成能源、化工、農業等五大業務板塊,使發展更加有效率。 ”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