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料乙醇:市場再迎利好 仍需政策給力


    來源:中國化工報   時間:2017-08-28





      15年前,為了消化陳化糧、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燃料乙醇產業在我國應運而生。今天,歷史再次賦予燃料乙醇產業更多的社會責任———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能源供給側改革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外部環境再次為產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窗口。業內專家表示,燃料乙醇產業“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點之一是纖維素燃料乙醇的商業化運營,只有政策推動與市場、技術形成合力,燃料乙醇行業才能健康穩步發展。
     
      產業穩步發展
     
      “與其他的化工產品不同,我國燃料乙醇是一個先有國家標準后有產業的產品。2001年我國就制定了變性燃料乙醇、車用乙醇汽油調和組分油和車用乙醇汽油的國家標準,在乙醇汽油推廣上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正是由于標準先行與政策引導,我國的燃料乙醇產業才得以從無到有,健康穩步發展。”國家乙醇汽油推廣領導小組特邀顧問喬映賓日前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當前,我國的燃料乙醇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年產能達到260萬噸。截至目前我國累計生產燃料乙醇1980多萬噸,消耗玉米6000萬噸左右,相當于減少7000多萬噸的原油進口量。
     
      據喬映賓介紹,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委托第三方對車用乙醇汽油推廣工作進行了評估,充分肯定了乙醇汽油推廣試點工作,認為我國燃料乙醇生產技術基本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推廣使用成熟可靠、安全可行;同時試點推廣工作也達到預期目標,在拉動農業、保護環境、替代能源三個方面初見成效,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燃料乙醇產業不僅為陳化糧提供很好的消化渠道,而且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和大氣環境質量的效果十分明顯,既減少了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排放,又代替了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使用,不但提高了組分汽油的辛烷值,還保護了地下水資源。未來如果二代非糧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實現商業化運行,對于二氧化碳減排、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促進農業健康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喬映賓表示。
     
      規模適度擴大
     
      國家能源局在2016年10月發布的《生物質能源發展“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將2020年燃料乙醇的用量的目標定在400萬噸。2017年,國家能源局在《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也明確,適度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規模和消費區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也提到,鑒于燃料乙醇產業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改善大氣環境質量、調整能源結構等具有重大意義,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制定推動燃料乙醇戰略的時間表和行動路線圖,加快燃料乙醇推廣應用;全國政協常委陳錫文表示,石油價格上升,為生產燃料乙醇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杜鷹建議在穩步擴大產能的同時,著力擴大車用燃料乙醇市場,覆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張曉陽認為,無論從原料保障、產業基礎,還是推廣實踐、組織管理等方面分析,我國都具備了全面推廣燃料乙醇的條件。
     
      喬映賓認為,當前正是擴大燃料乙醇生產規模最好的時機。一是目前我國玉米庫存2.3億噸,為燃料乙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玉米價格的市場化,也有利于生產企業降低成本;二是國際原油價格有所回升,有利于提升燃料乙醇企業盈利能力;三是是燃料乙醇進口稅率已由5%提升至30%,有效抑制了進口產品沖擊。這些因素提高了燃料乙醇產業擴能的積極性。喬映賓還提到,“十三五”期間,我國燃料乙醇產業重點是研發二代非糧纖維素燃料乙醇,纖維素燃料乙醇將為每年幾億噸無處可去的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減少焚燒污染提供一個新的資源化利用技術途徑。
     
      采訪中,中國化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纖維素燃料乙醇生產的關鍵技術已取得了突破,國際上美國、意大利、巴西、加拿大等國的一批商業化項目開始運行。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同步,河南天冠、山東龍力等公司已經建成了萬噸級示范裝置,運行效果良好,但尚未實現商業化運行。中糧生化也完成了500噸/年中試,開發成功5萬噸/年碳五糖、碳六糖同時轉化的纖維素乙醇成套技術。
     
      尚需政策助推
     
      縱觀世界范圍燃料乙醇產業的發展,起步階段政策推動力決定產業能否快速發展。美國是世界上燃料乙醇的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目前年產量4575萬噸,即使在頁巖氣大規模開采后,燃料乙醇消費量依然保持了增長。這主要得益于一整套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其保駕護航。2016年,美國農業部的生物燃料基礎設施補貼政策包括1億美元補貼款、1:1配套投資、2億美元基礎設施投入、新增5000臺乙醇加油泵和1400座加油站等。
     
      “‘十三五’是我國的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的關鍵期,產業重點是研發第二代的纖維素燃料乙醇并推動其產業化。在纖維素燃料乙醇的起步階段,長期穩定、切實有效的政策將直接決定產業發展速度與質量。”喬映賓說。
     
      事實上,我國從2006年開始就明確提出支持纖維素燃料乙醇發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科技部等分別在多個專項規劃中明確了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的目標和要求。同時,針對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的通知》《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目錄》等,明確將發展纖維素燃料乙醇作為重要抓手。
     
      “盡管支持政策很多,但針對性不強,缺乏長期穩定性,尤其是在國際油價相對低位的背景下,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在秸稈綜合利用上具有的突出優勢難以發揮。”喬映賓指出。
     
      為此,喬映賓建議,為促進我國纖維素燃料乙醇產業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在政策扶持下,建立產業發展激勵機制,調動引導各方積極性,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發展規劃上,應抓緊制定纖維素燃料乙醇產業發展政策和專項規劃;行業準入上,明確非糧燃料乙醇項目原料供應方案;產業布局上,有序開發利用非糧生物質資源,走規模化、集約化、集團化發展道路;財稅扶持上,應制定清晰明確、長期穩定的價格、稅收、財政、投資等扶持政策,對非糧燃料乙醇給予稅收優惠,免征消費稅,增值稅實行先征后返,盡快出臺纖維素燃料乙醇定額補貼標準和政策。(本報記者 李聞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投產成功

      從中科院獲悉:采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技術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陜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 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范項目,一次投產成功。
      2017-03-21
    • 發改委繼續支持東北地區適度發展燃料乙醇產業

      發改委振興司副司長童章舜日前帶隊赴遼寧省鐵嶺市開展了工作調研。在調兵山市,調研組參加了遼寧省首個燃料乙醇項目——國投公司鐵嶺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現場推進會。下一步,振興司將加大力度推進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支持具備條...
      2017-07-24
    • 十五部委將推廣車用乙醇汽油 2020年汽車將“喝酒精”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開車加油是人們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目前來看幾種普通的車型,在國Ⅲ國Ⅳ國Ⅴ的車里面都沒有發現,它的能耗(因為)用了乙醇汽油而上升了。
      2017-09-13
    • 3年后乙醇需求量超過1000萬噸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 ,要求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
      2017-09-18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