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隆化工公司石化管廊施工現場。□本報記者/崔振波攝
9月3日,記者在撫順高新區采訪看到,一座3層、20多米高的鋼結構管廊每天都在延長。這座公共管廊一頭連著撫順石化“大乙烯”,一頭連著伊科思、齊隆化工等企業的生產裝置。每年都會有近80萬噸的碳五、碳九等原料由這座管廊源源不斷地流向下游化工企業,率先實現多個企業近距離點對點無縫隙對接,實現原料直供、產品直銷、運輸成本降低。
近年來,撫順高新區依托撫順石化“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利用巨大的石化原料優勢,不斷做大做強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集群。“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有機化工為龍頭,合成新材料、精細化工、橡塑蠟深加工為一體,生產規模化、產品鏈緊密銜接的四大產業集群,培育了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烴、塑料深加工、橡膠深加工及石蠟深加工等八大產業鏈條,其中碳四深加工、碳五深加工、碳九深加工等產業已具備自我延伸產業鏈條的能力,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位置。
為創造良好的產業發展條件,高新區創新體制機制,按照“小管委會+大公司”的管理模式,精減管委會,做大高新集團,實行集團化、市場化、公司化方式運作。通過智慧園區建設,建立了信息化調度體系,建設安監、環保、生產運行3個信息化平臺,園區高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同時,產業園區實行公用工程一體化服務,實現了聯合消防、集中供熱、集中放空、污水集中處理,并建有研發中心和檢驗維修服務中心。
高新區著力推進技術與經濟相融合,投資1000萬元設立1億元規模的科技企業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池,籌建精細化工引導產業基金和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啟動了清華啟迪之星、高新區合作共建的“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產業園區”項目,與大連理工大學共建國家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同時,圍繞石化產業創新發展需求,高新區積極對接中科院、中國石油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院所,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對產學研合作、專家顧問等予以重點扶持,加快園區產學研合作創新。與此同時,整合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和中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等本地人才、技術資源,開展“百名教授、博士服務地方”行動,成功向企業派駐教授、博士90余人,解決企業技術難題近百個。
優良的創新環境吸引了大批高新企業在這里落地生根,諾科瀝青基碳纖維生產已經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工藝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東科鋰電池電解液產能位居行業第二,技術水平全國領先。鑫盾醫藥注射級醫藥輔料填補國內空白。濰麟自主研發了新一代耐高溫SOD酶,其工程菌蛋白表達量、發酵活力兩項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整個園區已引進各類投資項目127個,規劃總投資240.7億元,已完成投資157億元。
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高新區將做大做強石化產業,培育發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推進大石化物流業發展和智慧園區建設,將對撫順工業經濟轉型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記者周明崔振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