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期貨自2019年8月9日上市以來,其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得到市場逐步認可,對產業發展起著積極作用,越來越多的尿素企業開始積極參與期貨市場,尿素期貨為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營養劑”。
助力傳統產業升級
尿素既是重要的農資商品,又是工業產品原料,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惠多利農資有限公司負責人繆宏德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傳統尿素貿易面臨諸多挑戰。一是行情變化快,尿素現貨漲跌頻繁,年度波動幅度在300—500元/噸。二是庫存量大,大型貿易公司業務輻射區域廣,經營規模大,周期庫存量相對較高。三是運營成本高,資金利息、運費、倉儲等成本對企業運營影響明顯。四是跌價風險大,企業多為“淡儲旺銷”經營模式,普遍面臨儲備庫存跌價風險。
繆宏德表示,尿素期貨給產業企業帶來了很多積極變化,首先,期貨價格波動來自于對現貨市場基本面的預測,前期領先于現貨,但最終走向一致,能夠有效幫助產業發現市場價格。其次,企業根據自身經營實際及對市場行情的理解,在期貨市場內合規利用套期保值,可以積極促進企業規避跌價風險。再次,期貨市場保證金制度能夠有效降低公司的財務成本,通過期貨市場買入建倉,可以幫助降低倉儲成本,企業整體運營成本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在行情大幅波動時,可以通過盤面實現買入或銷售,增加購銷渠道。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整個尿素產業面臨的不僅是設備升級、環保升級以及技術升級,同時也有企業抗風險能力的升級。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整個產業面臨產能結構的優勝劣汰。近兩年行業本就處于新老產能置換周期,疫情或加速整個行業淘汰老舊產能。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面臨較大的資金周轉壓力。”光大期貨分析師張凌璐表示,另外,經過疫情考驗,尿素上下游企業對風險管理有了更深認識,這也倒逼相關企業主動去學習和了解期貨市場。
現貨貿易引入期貨“新思路”
在業內人士看來,尿素企業需要改變當前傳統貿易模式,充分利用期貨市場。尿素產業企業目前參與期貨市場除了套期保值外,還延伸出了合作套保、基差貿易等,進一步豐富了尿素產業的現貨貿易模式。
國內傳統的尿素銷售模式都是一口價的形式,下游只能被動接受。為了豐富銷售模式,給下游客戶更多選擇空間和機會,輝隆股份氮肥事業部就探索了“基差合同”模式。
據輝隆股份氮肥事業部業務經理劉杰介紹,基差銷售合同僅約定提貨月份、基差水平和點價期限,客戶可以在規定的點價期限內,參考期貨市場交易價格,選中自己想要的價位進行委托點價。該公司確認委托點價成交后,合同最終的現貨交易價格為“期貨價格+雙方約定的基差”。
“當基差確定的時候,尿素企業就已經鎖定了利潤。該模式為客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和更多定價機會,既有利于企業提前鎖定利潤,也能為客戶帶來更多選擇,方便客戶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實現企業和客戶的雙贏。”劉杰說。
在尿素期現結合中,不少能力較強的公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利用優勢幫助上下游企業運用金融手段做好庫存管理以規避風險。
“今年1月份我們參與了首次交割,在期貨盤面上嘗試提前做小型冬儲。等春耕來臨時,不但解決了下游企業補庫的問題,也規避了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銷售期間,我們首次在尿素市場上采用點價交易的模式,將期貨點價模式融入到實體企業中。”寧波杉聚實業有限公司研究員杜焱萍表示,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尿素企業開始運用基差點價模式。
“內外兼修”為企業護航
記者了解到,在尿素期貨上市之前,就有不少尿素企業展開了積極籌劃,參加尿素期貨推介會,成立公司期貨部,建立完善的流程體系和管理制度,積極參與。主動順應市場變化,助力企業穩定發展。
“在供應部門我們配置了期現業務專崗人員,協同期貨部門共同完成風險控制和降本增利的目標。”云圖控股期貨部總監蔣宇鶯如是說。
“尿素占復合肥的成本比重在20%—25%,對終端產品復合肥的定價和利潤非常重要。”蔣宇鶯表示,由于尿素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且呈現明顯的農需和工需淡旺季特征,企業有必要進行主動的價格管理和庫存管理,以規避市場風險。
在蔣宇鶯看來,制造加工企業的原料采購本來就有一套成熟模式,期貨工具的運用則是一個特別有效的補充。
“企業目前常用的買入套保策略,多用在旺季消費期和冬儲期,期現套利策略則會針對庫存進行適度管理。此外,企業還會選擇一些綜合能力較強的公司進行點價合作。”蔣宇鶯稱,在合理運用工具方面,企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探索。
河南晉開集團業務經理田康林也表示,面對市場價格波動,利用期貨工具穩定經營、規避市場風險,實現企業長久穩定發展,將逐步成為行業主流意識。在他看來,有了尿素期貨的助力,學會用“兩條腿走路”,企業才可以走得更穩更長久。
除了企業自身“內功”在不斷加強之外,以期貨公司為代表的各類服務機構通過各種途徑和業務創新,在服務尿素產業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尿素企業的“好幫手”。
“當前,尿素產業一定要尋找新的思路解決潛在問題。對于企業而言,一方面在技術上不斷升級,另一方面需要在經營模式上創新。”張凌璐表示,借助尿素期貨創新業務模式,不斷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將助力尿素產業的長期穩健發展。
7月中下旬交易所增加尿素倉單交易的權限,并且暫免倉單交易手續費。這對于尿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便是很好的創新業務方向,既有利于現貨企業增加銷售渠道,降低庫存現貨銷售渠道不暢時帶來的風險,又能夠提升尿素期貨市場的活躍度。
另外,企業除了利用套期保值、期現套利等期貨市場傳統業務模式,還可以在現貨市場大規模推行“基差定價”的貿易模式,讓期貨真正融入現貨貿易中,才能真正讓尿素期貨市場“活”起來,也才能真正讓現貨、期貨長遠健康發展起來。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