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煉廠的開工率在高位運行,供應壓力不減,加之冬季來臨道路施工對瀝青的需求轉弱,在偏弱的基本面壓制下,國內瀝青2012合約整體維持振蕩偏弱走勢。
由于國內進口稀釋瀝青較多,供應偏緊預期不再,在煉廠利潤偏高的背景下,國內瀝青供應充足。同時,隨著北方天氣轉冷以后瀝青需求旺季結束,未來消費趨于清淡。瀝青供需前景轉弱不但增強累庫壓力,還迫使期價持續走低。可以看到,步入第四季度以來,在偏弱的基本面壓制下,國內瀝青2012合約整體維持振蕩偏弱走勢,期價重心自9月底的2300—2400元/噸區間再度下移至2100—2200元/噸區間運行。
美國大選結束宏觀氛圍偏空
隨著美國各州陸續統計出選票結果,美國大選的“靴子”終于落地。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內華達州以后,超270張的選舉人票確保了其將榮任下一屆美國總統。與共和黨總統特朗普支持傳統能源的執政理念不同,民主黨的拜登更加重視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發展,如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新能源。這意味著新總統上任后出臺的新政將大幅鼓勵新能源產業,從而抑制傳統油氣產能。
上述政策預期雖能在供應端創造原油偏緊預期,但隨著大選結果落地,市場把關注焦點轉向了歐美疫情發展、沙特下調12月官方原油售價以及OPEC+減產執行率回落等偏空因素。面對堪憂的原油需求前景,油價更需要OPEC+延長減產期限來重獲上漲的信心。短期宏觀面缺少利多提振,利空氛圍占據主導令原油重心趨于下滑,并在成本端拖累瀝青走低。
生產意愿偏強 開工居高不下
今年以來,國內上游煉廠生產瀝青的意愿偏強,并且開工率居高不下。背后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瀝青利潤優于渣油利潤,煉廠生產瀝青的積極性更高;另一方面,雖然馬瑞原油進口偏少,但國內煉廠通過進口大量稀釋瀝青作為原料摻煉生產瀝青,替代委內瑞拉的馬瑞原油。因為稀釋瀝青不存在配額情況,所以進口量較為穩定,導致瀝青原料供應不再緊張。數據顯示,瀝青上游煉廠開工率自2020年6月以來穩步攀升,10月國內煉廠平均開工率依然維持在55%以上,而11月初的開工率仍超出2016—2019年均值,預計未來在瀝青利潤依舊較好的情況下,高開工率的現狀很難緩解。
然而,高開工率又使得瀝青產量大幅增加。據統計,9月國內瀝青產量為342.94萬噸,同比增加76.14萬噸,增幅達29%,而10月瀝青排產達348.7萬噸,與9月產量基本持平,預計11月瀝青排產336.5萬噸,同比增加32.6%。在供應壓力有增無減的背景下,后市國內瀝青價格缺乏上漲動力。
需求步入淡季累庫壓力增大
隨著北方天氣轉冷,瀝青需求旺季也將逐漸步入尾聲。據了解,今年瀝青旺季去庫速度較往年明顯放慢,而高庫存以及居高不下的開工率始終是瀝青在冬季難以克服的重要隱患。瀝青用于道路施工需要氣溫配合,氣溫低不利于瀝青鋪路,目前華北多數地區氣溫跌落至10℃,這意味著冬季降溫將迫使東北與華北的道路施工需求逐漸關閉,北方需求迎來淡季,預計后期陸續波及淮河流域、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會對目前處于趕工收尾期的需求造成影響,總體不利于瀝青中期行情走勢。在供應壓力增大而需求轉入淡季的背景下,煉廠出貨難度增加,累庫壓力正在加大。
整體來看,在原油缺少利多支撐的背景下,油價重心面臨下移,由此導致瀝青成本塌陷風險增加。目前煉廠的開工率在高位運行,供應壓力不減,加之冬季來臨道路施工對瀝青的需求轉弱,瀝青供需前景不佳。因此,預計瀝青期貨維持振蕩偏弱走勢。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