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規范》標準發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07





      6月3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在京聯合發布《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規范》標準。該標準結合事故汽車維修技術和業務實際需要,應保險行業和汽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助力汽車后市場健康發展制定而成的,是聚焦于運用標準化手段強化行業自律的具體體現。


      該標準在兩個協會的指導下,中保研汽車技術研究院牽頭聯合中捷通、彼泰格、精友時代、開思時代、星恒成、加達集團、奧之杰、京寶行、首汽騰迪、邦邦汽車、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國壽財險、中華財險、陽光產險、大地保險等62家維修企業、保險公司共同參與了編制工作。該標準于2019年11月正式立項,歷時4年先后召開8次現場會議并公開征求意見,經不斷修改完善,在公平、透明的標準制定環境下完成編制工作。


      該標準規定了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的總體要求、損傷測量方法及修換判別要求等內容,明確規范了安全性、強度、耐久性、外觀一致性及維修經濟性的總體維修技術要求作為原則性判斷依據,適用于保險行業、汽修行業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的定損與維修工作。標準編制遵循“系統性、規范性、簡明性、實用性、可擴展性”的原則。在標準編制過程中,標準起草組廣泛深入調研事故汽車維修工藝、理賠實務及現行各維修企業的修換標準。同時為確保損傷零部件的可維修性,中保研聯合保險行業和維修行業專家及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了長期且大量的實測驗證工作,最終確定了各項界定技術指標。


      該標準的發布實施,將為事故汽車維修領域對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也將逐步推動保險行業智能化定損的成熟與發展。標準中修換判別技術要求和修換判別指標的量化,是在充分研判了兩個行業協會發布的《汽車覆蓋件低碳維修技術規范》系列標準的維修技術標準基礎上制定而成的,填補了保險行業智能化定損需要的技術標準空白,為保險公司和維修企業在保險理賠定損時確定維修方案提供一致性依據,從而更好的服務消費者,提高保險理賠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促進行業智能化發展升級。(經濟日報記者 于泳)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