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中歐雙方表示,經過在中國為期一周的技術談判后,雙方在削減或撤銷“歐盟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加征的關稅”上取得了一些進展。
歐盟委員會稱此次談判取得了“技術性進展”,中國商務部在另一份聲明中對此也表示認同。此前,歐方和中方都曾指出,雙方在如何解決歐盟所謂的中國產電動汽車獲得不公平補貼的問題上仍存在重大分歧。
中歐雙方一直在尋求就所謂的價格承諾達成協議,這是一種控制汽車出口價格和數量的復雜機制,旨在取代反補貼關稅。
11月8日,歐盟重申,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汽車制造商和歐盟之間可以達成單獨協議。但中方希望達成一個總協定。而這也成為談判中的障礙之一。當時,中歐雙方表示,將繼續在技術層面進行談判。
知情人士稱,中國邀請歐盟進行面對面談判也被視為“談判取得了一定進展”的跡象。
不過,經過多輪談判,雙方仍未能達成符合歐盟嚴格要求的解決方案,這些要求包括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以及與關稅等效。歐盟還希望確保其能夠監管替代協議的合規性。
瑞典外貿部長在結束對中國的訪問時透露,瑞典希望歐盟和中國能盡快就電動汽車價格承諾達成協議,以減輕進口關稅爭端對沃爾沃汽車造成的損害。
10月末,歐盟委員會為保護其汽車行業,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了最高45.3%的關稅。這是一項備受矚目的貿易調查的結果,因為針對歐盟對華電動車加征進口關稅的提議,歐盟成員國的意見不太一致,而中方也曾表示或將采取反制措施。
當時,瑞典(沃爾沃汽車總部所在地)在歐盟關稅投票中棄權,并希望沃爾沃汽車能與歐盟達成協議。目前,吉利汽車集團出口到歐盟的汽車將面臨28.8%的關稅。
轉自:蓋世汽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