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碳酸鋰基差波動的因素研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03





      在供應階段性大于需求的大背景下,碳酸鋰市場多呈現Contango結構,現貨對相應月份的套期成本可作為基差波動的合理范圍。


      理論基差的計算


      在某一特定時間節點,商品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的差值被稱為基差,遠期合約溢價的期限結構被稱為Contango結構,否則稱為Back結構。影響基差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供求(含預期變化)、運輸、季節性、品質差異以及替代品供需等。


      對碳酸鋰而言,供需預期、品質差異是對基差影響最大的因素,今年前7個月3次幅度較大的基差波動均與上述兩因素有關。


      今年前7個月,碳酸鋰價格運行中樞在10萬元/噸,按照期貨保證金比例10%、資金利率6%計算,期貨與現貨頭寸占用資金所產生的單月成本為550元/噸,單月倉儲成本為150元/噸,故每月的浮動成本為700元/噸;固定成本包括交易所手續費、出入庫費用、質檢費等,合計887元/噸。


      以LC2411合約為例,距離交割3個月時,套期成本為2987元/噸,即現貨對LC2411合約的合理基差在-3000元/噸附近。彼時,基差上行,甚至短暫出現Back結構,期貨價格表現出一定超賣可能。


      供需預期轉向引發基差快速下行


      今年春節后的初始幾個交易日,碳酸鋰延續供應充足邏輯,期貨價格繼續下行,但2月底市場傳出中央督查組將進駐江西進行環保檢查的消息,使得碳酸鋰供需預期發生變化。此外,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到積極政策提振,碳酸鋰主力合約(當時為LC2407合約)在9個交易日上漲28000元/噸,漲幅為34.8%。


      在這一過程中,碳酸鋰期貨價格領先現貨價格,對預期作出反應,致使基差快速下行,最低近-20000元/噸。對比合理基差發現,期貨出現明顯溢價。此后的1個月內,碳酸鋰期貨價格在11萬~12萬元/噸的高位橫盤波動,現貨價格緩慢補漲,基差逐漸修復,其間一度呈現Back結構。


      品質差異易引發周期性基差上行


      調研發現,下游主流正極材料生產企業應電芯廠客戶的要求,對碳酸鋰的各項指標要求往往高于倉單的注冊要求,期貨多頭從交割庫接到的碳酸鋰倉單需要加工提純,或者與生產企業換貨,再進入正極材料廠,這無疑增加了成本。


      在主力合約進入交割月,尤其是交易所對倉單進行集中注銷的月份,多出現多頭因避免接貨,而在交割月前集中離場的現象,進而出現期貨價格相對現貨價格的短期走弱。從基差走勢圖可以發現,在2月底、6月底兩個將對倉單進行集中注銷的階段,基差都因為期貨的超賣而明顯上行。(李英杰 孫皓  作者單位:通惠期貨)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