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再生有色金屬呈現“朝陽產業”發展態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14





      11月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簡稱再生金屬分會)承辦的第二十四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及展覽交易會在蘇州舉行。本屆論壇以“鏈通全球 再生創未來”為主題,來自中鋁集團、力拓集團、蘋果公司等單位共計2500余位代表,共話再生金屬產業未來發展。


      “‘十四五’以來,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產業企業越來越多,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產業形象越來越好,正以無可替代的資源循環利用價值和顯著的節能降碳優勢,成為我國原材料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呈現‘朝陽產業’的發展態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說。


      葛紅林表示,我國有色金屬循環利用體系已經基本建成。展望未來,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將達到2800萬噸,占我國有色金屬總產量的30%,其作用和地位更加突顯。為實現再生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葛紅林建議:一是實現更健康的產業生態;二是實現更高科技的再生利用;三是實現更高端的再生應用;四是實現更健全的標準和認證;五是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葛紅林還倡議,要共同實現更加開放的國際制度和機制協同。要促進政策對話和信息分享,主要經濟體間要加強政策、標準的溝通與協調,推進評價認證的互認機制,減少不公平的綠色貿易壁壘和關稅壁壘,促進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同時,要共同實現更加深入的國際科技產業交流合作。要鼓勵國際項目合作和人才間的交流,推進節能、減碳、增綠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推動技術裝備成果合作,營造互惠共贏的產業生態。


      會上,“再生金屬綠色供應鏈合作伙伴計劃” 正式啟動,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與中國海關學會在會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再生金屬分會分別與中東回收局、馬來西亞有色金屬商會、非洲回收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發布了“2023年度再生有色金屬企業營業收入20強”名單。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