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份鋰行業運行情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9





      2025年2月,碳酸鋰產量逐步提高,受部分產線檢修影響,氫氧化鋰產量環比下降。需求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持較快增長,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


      鋰產品價格


      2025年2月,國內碳酸鋰價格略有下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月初的7.6萬元/噸回落至月末的7.45萬元/噸,下降1.97%;工業級碳酸鋰價格從月初的7.3萬元/噸回落至月末的7.2萬元/噸,下降1.37%;主力合約結算價從月初的7.842萬元/噸回落至月末的7.558萬元/噸,下降3.62%,月末期現價差為3580元/噸。


      鋰產品供應


      供應端,2月份,碳酸鋰產量逐步提高,受部分產線檢修影響,氫氧化鋰產量環比下降。


      2月份,我國碳酸鋰產量逐步提高。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月份,全國碳酸鋰產量約5.7萬噸,環比增長5.9%;全國氫氧化鋰產量約3.0萬噸;全國氯化鋰產量約1395噸;全國金屬鋰產量約114噸。2月份,全國鋰鹽產量折合碳酸鋰當量(LCE)約8.5萬噸,環比下降3.7%。


      鋰鹽產量集中度較高。2月份,我國碳酸鋰產量前三的省(區域)分別為江西、四川、青海,產量分別為2.0萬噸、1.3萬噸、1.0萬噸。


      鋰產品進出口


      1—2月份,我國鋰輝石精礦進口量環比增加,碳酸鋰進口量環比減少。其中,鋰輝石進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南非、津巴布韋。


      進口方面,1—2月份,我國進口鋰精礦分別為59.1萬噸、56.7萬噸,環比增幅分別為29%、-4%。其中,進口量前三的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南非、津巴布韋。


      1—2月份,我國進口碳酸鋰分別為2.0萬噸、1.2萬噸,環比分別減少45.6%和40.0%,2月份,進口均價為7.0萬元/噸,環比下降6.9%。其中,1—2月份,從智利進口碳酸鋰約1.3萬噸、0.8萬噸,占比約為62%左右。


      出口方面,1—2月份,我國出口氫氧化鋰分別為0.3萬噸、0.4萬噸,環比變化分別為-54.2%、34.3%,主要出口國家為韓國和日本。2月份,我國氫氧化鋰出口均價為9.2萬元/噸,環比上升12.9%。


      鋰產品需求


      需求端,2月份,電池與新能源車產銷保持增長,動力電池產量及裝車量繼續上漲。


      (一)電池


      產量方面,2月份,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產量為100.3GWh,環比下降7.0%,同比增長128.2%。


      銷量方面,2月份,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銷量為90.0GWh,環比增長12.0%,同比增長140.7%。其中,動力電池銷量為66.9GWh,占總銷量的74.3%,環比增長6.4%,同比增長98.8%;其他電池銷量為23.1GWh,占總銷量的25.7%,環比增長32.2%,同比大幅增長。


      出口方面,2月份,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出口21.1GWh,環比增長21.0%,同比增長144.7%,合計出口占當月銷量的23.5%。其中,動力電池出口量為12.8GWh,占總出口量的60.6%,環比增長15.2%,同比增長51.4%;其他電池出口量為8.3GWh,占總出口量的39.4%,環比增長31.1%,同比大幅增長。


      裝車量方面,2月份,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34.9GWh,環比下降10.1%,同比增長94.1%。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6.4GWh,占總裝車量的18.5%,環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28.4GWh,占總裝車量的81.5%,環比下降6.0%,同比增長158.0%。


      (二)新能源車


      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8.8萬輛和89.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1.5%和87.1%,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1.9%。內銷方面,2月份,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76萬輛,環比下降4.2%,同比增長92.6%。


      出口方面,2月份,新能源汽車出口13.1萬輛,環比下降12.6%,同比增長60.5%;純電動汽車出口8.1萬輛,環比下降18.9%,同比增長22.4%;插混汽車出口5萬輛,環比下降0.2%,同比增長2.2倍。


      行業熱點


      八部門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新型儲能制造業是為新型儲能提供能量存儲、信息處理、安全控制等產品的制造業總稱,以新型電池等蓄能產品和各類新型儲能技術為主要領域,也包括電源管理芯片、電力電子器件、熱管理和能量控制系統等環節。


      《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方案》指出,新型儲能制造業作為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新興領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推動新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的基礎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方案》時表示,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快速發展并取得積極進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體系加速完備,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龍頭企業培育成效顯現,全球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方案》旨在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等增長引擎,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共提出實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行動、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實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行動、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實施產業生態體系完善行動、實施貿易投資合作提升行動等六大行動。


      在實施產業協同發展推進行動方面,《方案》提出,要科學謀劃產業布局。加強鋰電池等產能監測預警,防范盲目投資和無序發展風險。組織開展新型儲能制造業發展戰略研究,引導企業把握發展節奏,結合區域內產業基礎、市場需求等情況,合理制定產業發展目標,有序部署產業規模。同時,要引導優化供需關系,引導各地區科學有序布局新型儲能制造項目,依托研究機構開展行業運行監測預警,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在實施示范應用場景拓展行動方面,《方案》提出,要推進電源和電網側儲能應用,積極鼓勵探索火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支持開展新型儲能配合調峰、調頻等多場景應用。同時,拓展用戶側儲能多元應用。面向數據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業園區、工商業企業、公路服務區等對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要求高和用電量大的用戶,推動配置新型儲能;支持具備條件的工業企業、園區建設工業綠色微電網,積極推進新型儲能技術產品在工業領域應用;鼓勵城鎮供熱合理配置新型儲能;發展個性化、定制化家用儲能產品。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


      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規模化退役階段,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為重要;要強化全鏈條管理,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運用數字化技術加強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監測,實現生產、銷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要用法治化手段規范回收利用,制定完善相關行政法規,加強監督管理;要加快制定修訂動力電池綠色設計、產品碳足跡核算等相關標準,以標準引領帶動回收利用。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