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仍具備較強支撐 滬銅價格維持高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5





      今年上半年,滬銅價格整體呈現“成本推動+宏觀擾動”驅動下的“階梯式”上漲格局。盡管需求存在一定隱憂,但礦石供需矛盾突出及區域性供應緊張,成為支撐銅價韌性的主導因素。


      銅礦供應緊張難解 國產廢銅進入季節性淡季


      2025年,國內冶煉廠與海外礦商已敲定下一年度銅精礦長單加工費為每噸零美元,顯著低于2024年的21.25美元/噸,反映出市場對銅精礦長期供應緊張的普遍預期。與此同時,國內銅精礦現貨加工費也持續處于低位,進一步驗證了礦端壓力的持續性。


      造成當前銅礦資源緊張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當前銅價尚未達到足以刺激大規模新投資的“刺激價格”,多數機構預測,該價格區間位于每噸1萬~1.2萬美元。二是全球銅礦山普遍面臨老化問題,礦石品位逐年下降。數據顯示,全球銅礦平均品位已下降至目前的0.4%,部分礦山甚至降至0.2%。與此同時,勘探成本上升,新項目投資不足。2024年,全球關鍵礦產開發投資增速放緩,支出同比增長5%,遠低于2023年的14%;經成本通脹調整后,實際增長率僅為2%,標志著自2020年以來的勘探投資上升趨勢出現停滯。


      6月,國內電解銅產量達113.56萬噸,環比增長0.54%,同比增長17.8%;1—6月,我國電解銅累計產量為655.67萬噸,同比增長13.79%。當前,國內電解銅呈現低利潤、高產出的運行特征。然而,銅精礦進口量及港口庫存已連續兩個多月下滑,下半年產量能否維持高位,將取決于廢銅供應情況。


      2024年,全國廢銅供應總量為652.48萬噸。其中,國產廢銅427.5萬噸,占比65.52%。三季度,受高溫天氣、設備檢修等因素影響,國產廢銅回收與產量將進入季節性淡季,進口廢碎料也因關稅政策調整而減少,進一步制約原料端供給。


      需求穩中向好 電力投資成主要引擎


      展望下半年,預計銅消費需求將延續穩中向好態勢。其中,電力行業將成為核心增長動力。


      電力領域用銅主要體現在兩大投資指標:電網工程投資與電源工程投資。電網用銅涵蓋高壓輸電線路、變電站設備及配電系統等。2025年,國家電網全年投資有望首次突破6500億元,同比增長約8%。若考慮年中可能出臺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投資預期仍有上調空間。按每億元電網投資帶動800噸~1000噸銅消費估算,2025年,電網工程耗銅量預計可達585萬噸。


      據國際能源署(IEA)《世界能源投資報告》,2025年,全球發電投資預計達1.01萬億美元,儲能投資約660億美元。其中,中國能源投資占比超過25%。據此推算,2025年,中國電源工程投資額約為1.93萬億元。若按每億元電源投資帶動200噸銅消費計算,電源工程耗銅量預計達386萬噸,成為銅消費增長的重要支柱。


      汽車市場活力釋放 空調行業冷熱不均


      1—6月,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500萬輛,創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占汽車總銷量的44.3%。在“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下,汽車消費保持強勁增長。展望下半年,“兩新”(新能源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將持續發力,為汽車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空調行業則呈現“內熱外冷”格局。1—6月,我國家用空調產量達1.2億臺,同比增長6.9%;銷量為1.23億臺,同比增長8.3%。其中,空調內銷量為6654.5萬臺,同比增長9.0%;出口量為5656.3萬臺,同比下降7.5%。三季度,隨著氣溫升高,空調內銷將逐步進入季節性旺季,但后續可能受高溫持續性影響,而出口則面臨國際貿易摩擦和關稅壁壘等壓力,復蘇仍存不確定性。


      基本面支撐仍在 價格或維持高位


      海外宏觀層面,短期不確定性主要來自美國關稅政策走向。若美國對全球銅產業鏈產品加征關稅,將對全球貿易流和長期需求預期構成邊際利空,銅需求出現結構性走弱的可能性上升。


      國內需求仍是市場亮點。2025年,我國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宏觀政策環境整體偏暖。據測算,僅電力領域投資就可為國內帶來約190萬噸的銅消費增量。“以舊換新”等消費刺激政策也將持續支撐汽車用銅需求。


      從供應端看,銅精礦受礦山老化、勘探投資不足等長期結構性因素制約,偏緊格局短期內難以緩解。下半年,國內電解銅產量可能受廢銅供應季節性走弱影響而承壓。三季度,國產廢銅將進入傳統淡季,進口廢碎料減少的影響也已逐步體現在數據中。


      綜上所述,盡管宏觀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銅基本面仍具備較強支撐。礦石供應緊張、電力投資高景氣與政策驅動下的汽車消費共同構成需求韌性。預計下半年滬銅價格有望延續高位震蕩格局,需持續關注海外政策變化、國內財政發力節奏及廢銅供應恢復情況。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