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鎳市場將在供需疲弱與政策利好之間持續博弈。因為終端需求回暖乏力,供需矛盾短期內難以修復,市場普遍認為,不應過度寄望于“金九銀十”傳統旺季帶來的消費改善,鎳價整體承壓格局未變。但是,受“反內卷”政策、美聯儲政策動向以及潛在宏觀事件等因素影響,市場看漲情緒依然活躍,為價格提供一定支撐。
盡管鎳市場基本面供大于求的格局未改,但在多重因素支撐下,價格下行空間受限。一方面,印尼政策調整及國內新能源領域“反內卷”政策的逐步落地,顯著提振了市場情緒。另一方面,成本支撐成為鎳價難以大幅下跌的關鍵因素。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精煉鎳的平均冶煉成本仍維持在12萬元/噸以上,冶煉企業利潤空間持續收窄,進一步降價意愿較低。在成本剛性與政策預期的共同作用下,鎳價呈現“易漲難跌”的短期特征。
除成本支撐外,新能源產業鏈“反內卷”政策的落地,為鎳市場注入新活力。自多晶硅、碳酸鋰價格率先反彈后,鈷價也出現上調,帶動市場對鎳相關產品價格的樂觀預期。作為新能源動力電池關鍵原料的硫酸鎳,近期,價格明顯走強。數據顯示,國內電池級硫酸鎳報價已上漲至2.7萬元/噸,環比漲幅達1.89%,市場挺價意愿明顯。
盡管硫酸鎳價格回升尚不足以直接驅動精煉鎳價格大幅上漲,但其釋放的積極信號顯著提振了市場信心。若多晶硅、鈷等上游材料價格維持強勢,產業鏈傳導效應有望進一步顯現,為硫酸鎳乃至精煉鎳價格帶來跟漲機會。
然而,回歸供需基本面,國內鎳市場仍面臨嚴峻挑戰。不銹鋼行業作為鎳最大消費領域(占比超50%),該市場復蘇乏力,拖累整體需求表現。與此同時,鎳鐵供應壓力持續增加,月度回流量已超萬噸,創近3年新高。印尼鎳鐵生產仍具利潤空間,短期內減產可能性較低,海外供應維持高位。
盡管新能源領域高鎳化趨勢為鎳需求提供結構性支撐,但其在鎳總消費中占比不足20%,難以對沖不銹鋼端的疲軟。
綜合來看,當前鎳價處于消費淡季與政策利好交織的盤整階段。短期內,政策預期與成本支撐仍將對價格形成托底,市場情緒偏暖。但從中長期看,供需基本面失衡的困境難以逆轉,價格上漲空間受限。市場普遍預期,下半年鎳價上行阻力位在12.5萬元/噸附近。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效應逐步消化,市場情緒趨于理性,鎳價或將重新回歸基本面主導的運行邏輯。屆時,供應壓力與需求復蘇的博弈將決定價格的真實走向。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