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大學多舉措創新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9





    培養跨學科人才 滿足多層次需求

    青島大學多舉措創新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3MG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我校本科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保持高位水平,學生的創新創業參與率達55.4%;標準化通識教育已累計覆蓋全校32個學院的3000多名學生;已有兩屆學生拿到'標準化與治理'微專業以及'1﹢X'標準編審職業技能證書。同時,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標準化工程專業連續4年被評為'A﹢'等級,為全國標準化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提供了頗具推廣價值的典型經驗。”青島大學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據介紹,經過7年的探索和實踐檢驗,該校凝練出了適用于綜合性大學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需求的“雙專業﹢微專業﹢通識課”3MG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據了解,標準化專業3MG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學科交叉融合為核心,實施“標準化工程﹢金融”雙專業模式,培養具有“學科基礎﹢標準背景”的跨學科標準化專業型人才。該模式以微專業為切入點,將標準化基礎課程與優勢專業發展所需有機融合,培養具有扎實專業技能和標準化素養的特色型人才,為企業輸出勝任標準化崗位的急需人才;以標準化普及為基礎,開設通識教育核心課,培養具有標準化規則與意識的人才,為營造標準化良好社會環境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3MG標準化人才培養基于成果導向教育(OBE)的核心理念設計,其實現路徑包括教什么、誰來教和如何教3個方面。


      OBE導向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產出導向,重視“情境中有意義學習的高質量的頂峰成果”。青島大學將標準化人才培養分為跨學科、嵌入式、融養型3個層次,明確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圍繞此目標以及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合理設計教學內容。


      OBE導向的師資配備圍繞學生學習效果、未來職業發展選擇最合適的教師資源。青島大學構建主要由標準化專業教師、輔修跨專業師資、校外師資構成的標準化教學人才池。該校依托標準化師資的理、工、文學科背景,在通識課和微專業課程設置時,結合學生的專業背景匹配合適的專業背景教師;教師也可以結合專業特點,設計開發專業大類的研究型項目,標準化知識和技能的“專業應用情境”,更有利于學生的差異化和分層培養。校外師資主要通過校企合作、專家聘任、企業合作導師等方式將行業權威專家、實踐領袖納入人才池,設置專題講座、主題報告、移動課堂等,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理論和知識如何在實踐中應用,增強課程內容的應用實踐性。


      為促進高質量的有意義學習,青島大學因材施教。跨學科人才培養采用“線下講授﹢線上拓展﹢項目探究﹢社會實踐”的教學方式,通過線上拓展,滿足學生對差異化課程的需求,實現知識縱向分層和橫向拓展,項目探究和社會實踐為學生運用知識,內化知識提供了路徑;嵌入式人才培養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移動課堂﹢專題講座﹢仿真訓練”教學模式,最大化地為學生呈現相關理論知識點,幫助學生增強情境感知,實現標準化知識的情境應用,達到知識嵌入的目的;融養型人才培養采用“項目探究為主的翻轉課堂﹢線上輔導”教學模式,以項目產出為導向,將知識點和方法貫通起來,配合線上輔導,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識和方法,植入影響其終身的標準化“基因”。此外,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等也是重要的理論聯系場景應用的途徑。


      “標準化專業3MG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響應標準化領域人才隊伍學歷化不足,標準化人才學理化水平待提升的需求,構建了標準化專業本碩博完整的學科培養體系,實現了本碩博貫通式學歷教育。其有效應對了社會對跨學科交叉、多專業融合、標準化應用型、研究型等多層次高等教育標準化人才的需求,同時對專業類、綜合類大學都有很好的借鑒作用,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青島大學相關專家表示。(記者 朱文達)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