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人社部獲悉,國務院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近日印發《關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提出,從2025年到2027年底,圍繞增加制造業、服務業緊缺技能人才供給,以深入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為牽引,廣泛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其中,聚焦高精尖產業與急需行業、就業重點群體等開展補貼性培訓3000萬人次以上,促進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增收、技能樂業。
“《意見》的出臺和實施標志著我國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新階段。旨在通過三年左右的系統化、精準化的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初步建成覆蓋全體、貫穿終身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張占武表示。
《意見》明確,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生活服務等領域,大力開展分行業領域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圍繞企業職工、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持續加強職業技能提升培訓。
“《意見》針對特定群體開展精準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尤其是聚焦先進制造業等面臨技能人才短缺困境的領域,既能通過提升勞動者就業能力緩解就業壓力,也能從產業端促進相關領域發展,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記者 陳涵旸)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