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室和燒烤“擦出火花”職業教育更“接地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30





    課堂與煙火氣接軌 學歷與一技之長掛鉤

    教室和燒烤“擦出火花”職業教育更“接地氣”


      很難想象,“教室”和“燒烤”這兩個看似格格不入的詞,也能前所未有地“擦出火花”。


      近日,岳陽開放大學與岳陽市燒烤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共建全國首個聚焦燒烤產業的產教融合平臺--“岳陽燒烤研究院”和“岳陽燒烤產業學院”,為“岳陽燒烤”注入科技與人才新動能。


      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擬新增17個新職業,其中就包括“燒烤料理師”這一新興職業。這也意味著,有相關意向的學生可在未來通過正規途徑進入院校培訓學習,成為一名“持證上崗”的燒烤師。


      開辦岳陽燒烤專業


      把烤串搬進課堂的場景,真的要來了。


      在7月18日的簽約儀式上,岳陽開放大學黨委書記樂艷華介紹,岳陽燒烤產業學院將面向社會培訓燒烤人才,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學歷提升,提高其技術素質和創新能力;面向初中畢業失學學生開辦“岳陽燒烤”專業,做大做強岳陽燒烤中職教育。


      具體來看,學院將制定《岳陽燒烤行業標準》《岳陽燒烤行業人才等級評定標準》,編制《岳陽燒烤產業發展規劃》,共建面向全國的“岳陽燒烤產業園”。同時,學院將聯合燒烤協會開發《岳陽燒烤工藝學》《岳陽燒烤經營管理》等系列定制專業課程,首批計劃3年內培養1000名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的“岳陽燒烤新匠人”。


      岳陽市燒烤協會工作人員喬女士介紹,協會和學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制定岳陽燒烤的行業標準,并對其未來發展制定相關產業規劃。目前,相關項目正在策劃中。但由于項目初創,今年面向學生招生有些倉促,預計會先面向社會進行招生,明年則會將這一專業納入正式的招考計劃。


      這也意味著,燒烤手藝將不再是一門“野路子”,未來有相關意向的學生可以通過正規途徑進入院校培訓學習,成為一名燒烤師。


      目前,包括師資配備等考慮因素在內的項目具體方案還在策劃中,屆時會有官方發布。喬女士還介紹,為籌備該項目,今年相關人員將著力編寫教材,制定相關標準。其中,教學大致將分為理論和實踐操作兩部分。在協會內部,不少成員本身就是燒烤師傅,有些還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餐飲老板,他們也會參與教學。未來,還會將人社部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融入教學大綱。


      深入發展特色產業


      事實上,岳陽燒烤產業學院的成立,不僅讓如今的職業教育更“接地氣”,更有助于當地特色燒烤經濟產業深入發展。


      從整座城市來看,燒烤經濟是湖南岳陽餐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憑借其濃郁的地域特色與生活氣息在燒烤界獨樹一幟。20世紀80年代起,岳陽燒烤在廟前街區興起,后逐漸成為湖南美食代表之一,品類繁多、各具特色,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廣泛的影響力。


      在燒烤技藝方面,岳陽人根據本地的食材與口味對傳統燒烤技藝進行改良、優化,經過多年發展,已涵蓋從傳統的牛肉串、羊肉串到創新的烤牛油、烤牛筋、烤板筋、烤蝦仁、烤蔬菜等300多個品種,極大豐富了不同食客味蕾的需求。


      目前,岳陽擁有燒烤門店超2000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年產值超20億元。近年來,“岳陽燒烤”頻頻現身美食紀錄片,“千攤萬味”的燒烤味道逐漸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名片。此外,為推廣岳陽燒烤文化,岳陽近年來也舉辦了岳陽美食周·啤酒燒烤節、岳陽燒烤技能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提升文旅活力。


      但在行業內部,也長期存在著人才斷層、標準缺失、管理粗放等難題。這次讓燒烤走進教室的嘗試,更像是一道產教共烹的融合“特色菜”,不僅標志著岳陽燒烤產業從此由傳統手藝傳承邁向了標準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的新階段,更有助于推動岳陽燒烤由“燒烤店經濟”向“燒烤產業鏈經濟”縱深轉軌,助力該市經濟社會發展。


      產教融合不斷創新


      近段時間以來,讓教育“更接地氣”的嘗試并不止于“燒烤學院”。


      7月15日,宜賓餐飲商學院在四川省的宜賓高等職業教育園區內揭牌成立。此前,宜賓成立了以培養燃面行業專業人才為目標的特色產業學院宜賓燃面學院,已培養出許多專業人才。此次成立的宜賓餐飲商學院,則是在宜賓燃面學院的基礎上,聚焦宜賓特色美食,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新餐飲人才。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五糧液技術與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梁宗余介紹,成立宜賓餐飲商學院,一方面可以通過了解企業需求,讓學校制訂更有針對性、更實用的人才培養計劃,讓學生們的課堂連接到崗位,讓人才培養直通企業需求;另一方面,該學院還將成為宜賓餐飲創業者的孵化搖籃、特色美食的研發基地、產業融合的創新平臺、宜賓味道的展示窗口,讓更多人愛上宜賓美食。接下來,宜賓餐飲商學院將與更多餐飲企業共建“訂單班”,與行業共研“宜賓風味標準”,讓地域美食走向全國餐桌。


      此外,今年6月,在嵩明職教新城云南經貿外事職業學院內,由政校企三方合力打造的象小羽“文創冰淇淋”現代化生產基地建成投產。據了解,項目占地3300平方米,是云南高職院校首個集研發、生產、教學及實訓于一體的冰淇淋智造中心,為破解產教融合“兩張皮”難題提供了創新實踐。


      這些產教融合創新,實則是教育主動擁抱產業需求的生動實踐。當課堂與煙火氣接軌,當學歷與“一技之長”掛鉤,不僅讓傳統技藝有了標準化傳承的土壤,讓新興職業有了專業化培養的路徑,更讓地方特色產業在人才與科技的賦能下煥發新生。(佳鑫)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