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教育部首次以快報形式公布了2016年全國年度教育經費初步統計數據。據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8866億元,比上年增長7.57%。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1373億元,比上年增長7.36%。
通過梳理發現,與2015年相比,2016年全國教育經費在各階段教育間的投入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金額最多,為 17603 億元,占經費總投入的45.29%。學前教育則是投入增幅最快的階段,投入金額為2802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5.45%。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額上來看,2016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首次突破了3萬億元,說明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教育發展水平,除了看投入金額以外,還要看教育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我國是以4%作為一個衡量標準。超過4%,說明合格了。”儲朝暉說。
連續5年教育經費占比超4%
2017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計算后發現,2016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約為4.21%。
記者查閱近20年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的相關數據后發現,從1997~2001年之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均不足3%。2002年以后突破3%大關,其中2004年和2005年還出現過短暫下滑,分別下滑至2.79%和2.81%。
一直到了2012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終于突破4%大關,并且連續5年維持在4%到5%之間,2013年甚至達到峰值4.3%。
儲朝暉告訴記者,我國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但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約,一直到2012年才實現這個目標。
那么,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標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水平呢?公開數據顯示,1994年,世界平均水平為4.9%。其中發達國家的平均值為5.1%;欠發達國家的平均值為4.1%。印度、巴西、哥倫比亞等發展中國家在當年的占比均超過了4%。而我國則是在2012年以后,才達到4%的水平。
學前教育經費仍有提升空間
根據公報統計,全國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802億元,比上年增長15.48%;全國義務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7603億元,比上年增長9.76%;全國高中階段教育經費總投入為6155億元,比上年增長6.75%。其中,中等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223億元,比上年增長3.97%。
全國高等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0110億元,比上年增長6.22%。其中,普通高職高專教育經費總投入為1828億元,比上年增長5.91%;全國其他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195億元,比上年下降7.78%。
從增幅來看,全國學前教育經費總投入增幅最高,同比增長15.48%。增幅雖高,但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所占的比重卻很低。經過計算可以發現,2016年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占總經費的比重約為7.21%,而義務教育階段的占比為45.29%。
在儲朝暉看來,維持學前教育的發展,應當保證學前教育占整個教育經費的比例超過9%。“學前教育通常占到3年的時間,涉及到大量的學生和老師,但財政經費的投入卻很少。很多人忽視學前教育,實際上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學前教育非常重要。”
“當前學前教育階段經費投入的增幅很高,我認為是從以前的結構嚴重不合理向常態的回歸。未來,我相信政府對于學前教育階段的重視程度和經費投入也會越來越高。”儲朝暉認為。
公報的另一組數據也顯示,從各級教育生均教育經費支出情況來看,全國幼兒園為8626元,比上年增長15.97%。在全國幼兒園、普通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6個分類當中,全國幼兒園,也就是學前教育階段,生均教育經費支出的增幅也是最高的。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