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改革需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來源:新華社   作者:吳振東 仇逸    時間:2017-05-26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此次會議要求,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發展、創新性思維、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借助于教育,讓廣大青少年學生既有真才實學,又不斷增進個人道德修養、社會擔當、家國情懷,這樣才能有益于國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個人,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工作者一直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學校工作首位,并將德育細化為學生素養指標和學業質量指標,推動其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促進德育、智育的交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


      但也不能忽視,一些地方出現門庭若市的“培優班”、擠破頭的“小升初”、瘋狂逐利的辦學機構,仍在放大“分高遮百丑”的片面導向;一些家庭和學校、一些書籍和影視作品熱衷教孩子如何“出人頭地”、如何走捷徑獲得高分,宣揚功利、短視的所謂“成功教育”。這些做法與立德樹人的目標背道而馳,也損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立德樹人,首先需塑造人格。應根據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科學構建德育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創新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要牢固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探究熱情,如此才能回歸教育本真,潤物無聲式地將國家層面的價值導向、個人層面的價值規范,深深植入學生的心靈。


      立德樹人,還需要實踐鍛煉。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力所能及的愛心活動、向好向善的校園文化,都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鮮活印刻在學生思維中;通過開發實踐課程,組織實踐活動,讓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互動,才能施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更好地向其傳遞知識之外的法治意識、科學精神、人文情懷。


      立德樹人,關系世道人心,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和長遠。教育工作者需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不斷提高德育科學化水平,進一步增加親和力、感染力;同時,也需要教育系統內部從育人理念、人才評價標準到招考制度的革新,以及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相互支撐,形成強大合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教育改革 蛋糕分得更公平

      5年來,教育以改革促公平、添活力:義務教育方面,大城市的孩子統一就近入學,擇校、托人逐漸成為歷史,貧困地區的教學條件、教師待遇也在改善、提升;高等教育方面,“育分”轉向“育人”,文理分科、一考定終身逐漸淡出,考...
      2017-07-31
    • 教育改革,攻堅還要下功夫

      教育改革,攻堅還要下功夫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2017-10-31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