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報志愿,難在報專業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作者:馬鳳岐    時間:2017-06-28





      現在各省(區、市)高等學校招生多采用平行志愿。這種報考方式,方便了考生,帶來的副產品是各高校錄取分數相對固定了。這使得考生拿到自己的高考分數,大致已經知道可報考哪個層次的學校,有哪些學校可選。


      然而,雖報考學校不再那么難,也并未讓填報高考志愿成為一件容易的事,現在難在報專業,很多考生和家長對大學的專業很不了解,已有專業意向的考生又擔心讀不到自己想念的專業。


      大學的專業分類


      大學中的專業五花八門,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每個專業都學什么,畢業后能干什么。所謂“專業”,用學術術語說,是高等學校的課程組織形式。高等學校各專業組織課程,主要有兩個依據:人類知識分類和社會職業分類。我們也可以把各專業組織課程的依據作為大學專業分類的依據。一些專業可稱為基礎學科類專業,依據人類知識分類組織的專業,基本都屬于這一類,像大學的理學院、文學院、經濟學院、社會科學學院內各專業,多是基礎學科類專業。另一些專業是應用型專業,依據社會職業分類組織的專業,幾乎都是應用型專業,這類專業很多,像大學的工學院、商學院、新聞學院、設計學院、醫學院、農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內各專業,多屬于應用型專業。


      另外,也可從社會職業的專門化程度,反過來看大學的專業。所謂社會職業的“專門化”程度高,是說一種社會職業對專門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高。像醫生、會計師、法律工作者、工程師、金融分析師、藥劑師等等,非經專門學習和訓練,經特定入職考試,并獲得相應資格證書,不能從事這些職業。另一些社會職業,專門化程度不高,比如,商業管理及公共事務管理、市場營銷、秘書、新聞傳播、經紀人等,從事這些職業,并不需要特定的、專門化的知識和能力。


      大學中有一些專業與專門化的社會職業相對應,這些專業多是應用型的,像臨床醫學、會計學、工科類專業、金融工程、藥劑學等。法學專業與法律工作者職業相對應。我們可稱此類專業為“專門化專業”。然而,應用型專業并非都對應專門化的社會職業,像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新聞與傳播等,就不對應專門化的社會職業,而基礎學科類專業一般也不對應專門化的社會職業。我們可稱此類專業為“非專門化專業”。當然,一些工作需要特定的基礎學科知識,比如,當數學老師,需要學過數學。


      哪些專業比較好?


      盡管這是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但這個問題確實難有明確答案。


      基礎學科類專業,尤其像數學、物理、生物、歷史、社會學、經濟學等專業,雖一般不面向特定社會職業,卻可以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若報考時還不很清楚自己的學習和職業興趣,打算念完本科念研究生,做第二次選擇,不妨念這些專業。基礎學科類專業畢業生,也很適合做非專門化的社會工作,而且,可能做得很好。據說,北大中文專業畢業生、中國政法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生,都給母校捐了很多錢,說明他們的生意做得很好,而這兩個專業都不專門教學生做生意。


      學習專門化專業,最明顯的好處是,畢業后可以做別人做不了的工作。專門化程度高的社會職業必須在對應專業畢業生中招聘員工。比如,要招軟件工程師,就得在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生中找,非此專業畢業生,即使在其他方面很有優勢,也無法與其競爭。然而,這不意味著本專業內的競爭就不激烈,也不意味著專門化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一定好,事實上,一些專門化專業早已出現畢業生過剩情況,像會計、法律、藝術設計等專業。


      若家境還好,有學術興趣或者暫不知自己的學習和職業興趣,大學畢業不急于就業養家,而準備繼續深造,不妨就讀基礎學科類專業;若家境很好,不考慮就業,或者準備接手打理家里的生意,選專業就會可以完全隨性,基礎類專業也是不錯的選擇;若上大學主要為了就業,而且家庭人脈關系也不很多,可以重點考慮專門化專業。我常說,工科畢業生“進,可創業;退,可就業”,是說工科畢業生由于有技術,創業還是有些優勢的,而工科生也比較容易就業,且薪酬狀況也不錯。


      興趣最重要


      講一個我自己的經歷。我孩子2015年高考,文科,被一所著名大學商學院錄取,但念了一年,發現自己對商學各專業完全沒有興趣,最終退學,重新申請大學,念社會科學。


      選專業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家長幫孩子選專業,經常把就業放在非常重要位置,而忽視他們的興趣,這并不恰當:第一,學生沒有興趣,學起來辛苦,也不易學好,可能辜負大學四年美好時光;第二,現在所謂的“熱門專業”幾年后未必再熱門;第三,下一代人肯定會走不同于上一代人的路,會過不同于上一代人的生活;第四,社會發展已使謀生不再成為下一代的緊迫問題;第五,幸福生活勝過職業成功。


      如何讀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我常說,關于大學報志愿的咨詢意見,只比對中國股市的預測靠譜一點。四年前,我的一個妹妹,想報我教書的大學,我問了學校招生辦的工作人員,以及她想報的學院的負責人,所有人都告訴我,以她的成績,報考我們學校沒有問題。但結果,她根本沒有能投檔。大學報考和錄取,不確定性幾乎不可避免,至于能讀到什么專業,不確定性更大。


      考生總是希望讀到心儀的大學和喜歡的專業,但這兩者常常難以兼得。高中老師經常以“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建議學生,但其實這種說法主要考慮念到最好的學校(這似乎是高中老師最關心的事),而沒有考慮學生念到的專業。因為“沖上”了好學校,可能念不到喜歡的專業,而一旦滑落到“服從調劑專業”,就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專業完全失控了,有可能念到最不喜歡的專業而遺憾終生。


      為了念到心儀的學校和喜歡的專業,唯一可做的事情是盡可能全面地收集有關數據,包括心儀的學校近幾年在本省(區、市)的錄取分數、錄取學生在省內的排名,喜歡的這些學校的專業近幾年在本省(區、市)的錄取分數、錄取學生在省內的排名,綜合比較和權衡后作出決定。


      (作者為汕頭大學特聘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