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等前沿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正在極大地改變著各行各業的形態,而作為古老的“教育”行業,也正被來自互聯網的各種新概念新科技新服務所改變,而作為如今互聯網領域最為火爆的人工智能技術,也開始向教育行業進行滲透,希望為在線教育領域帶去全新的發展動力。
云服務為教育定制“專屬云”
雖然教育一直被外界看做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的風口,但是在線教育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卻一直沒有“突飛猛進”,而缺乏針對性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則被外界看做是主要原因之一。隨著在線教育的趨勢越發明顯,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之一的云服務也開始對教育進行了場景化的定制。在日前舉行的網易首屆云計算科技論壇“云創大會”上,網易云推出的“專屬云”服務,就將教育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而擁有了云服務作為大數據基礎后,在線教育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終于具備了技術基礎。
去年9月20日,網易曾在業界首次提出“場景化云服務”的定位,從業務迭代開發、內容安全、即時通訊、客戶服務等場景出發,幫助企業解決業務痛點。此次云創大會上,網易云延續這種思路,發布了融產品體系、知識體系、服務體系、生態體系于一體的“司南戰略”。網易杭州研究院執行院長汪源表示,網易云獨特的知識體系把網易20年的技術積累和一些方法經驗匯集在一起。據汪源介紹,其中就包含了兩大部分,一是行業解決方案,分為教育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二是領域知識沉淀,網易云可以幫助處于創業階段的互聯網企業和缺乏經驗的傳統企業。
在網易云創大會教育論壇上,網易云就攜手網易波特正式發布了智能對話對話機器人(Chatbot)的教育版本——AI助教,并基于通信與視頻云服務,逐步打造人工智能支撐的教育多維溝通平臺。網易云通信與視頻副總經理王丹丹表示,依托于網易云智能對話對話機器人解決方案,AI助教將首先應用于教育行業,開啟網易云落地人工智能、服務多元行業的征程。
教育+AI將成為未來發展新方向
在互聯網+時代,“教育+互聯網”的概念已經被不少在線教育企業所印證,而隨著包括云服務大數據等基礎服務支持后,教育和科技的結合應該走向何方?好未來教育集團總裁白云峰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教育+互聯網已經過去,教育+AI才是未來的希望。”白云峰表示,用大數據實現教育個性化,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在成倍放大教育產能的同時,優質教學資源也能夠得到充分利用,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在商業數據方面,好未來認為通過AI可以有效節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效率;AI將幫助好未來在學習場景的交互過程中,為優質教學資源賦能。在內容數據方面,好未來將從數據和算法進行挖掘、打造知識圖譜。在教學數據方面,好未來將通過語義識別、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情感識別、手勢識別等方面進行探索,以解決供求端的優質教育資源賦能的問題。
大數據在教育當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在剛剛結束的高考上就已經嶄露頭角。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作業幫“一課”與狀元團分享并發布了今年作業幫高考大數據,數據顯示,在今年高考中,以知識點或題型相似度90%以上標準,各學科總計押中46道真題,總計覆蓋高考卷面273分。今年高考結束后,作業幫“一課”對2000余名高三學生用戶進行了回訪,受訪用戶高考成績相比一模成績人均單科提升14.9分,人均總分提升46.2分,創互聯網教育高考人均提分最多最快的在線教育平臺。 “在整個學習在線場景過程中,整個內容的知識圖譜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人的終極目標是不一樣的,所以數據算法有很大的挖掘性。”白云峰補充道。(記者 葉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