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標準化組織批準ISO 18980《旅游及相關服務—露營旅游—營地設施及服務要求》國際標準(以下簡稱《露營旅游》標準)近日立項。該標準由中國、德國、阿根廷聯合牽頭編制,是我國在露營旅游領域的首個國際標準項目。
從醞釀地區標準到國際標準提案
我國為何能成為《露營旅游》標準編制的牽頭者之一?記者日前聯系采訪了《露營旅游》標準項目負責人,深入了解了標準的立項過程。
上海商學院教授符全勝是《露營旅游》標準項目負責人。他介紹,《露營旅游》標準由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牽頭提案。“近年來,露營熱成為文旅市場熱點,安全和服務規范問題引發了業界對‘通過標準化實現露營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最初的設想只是制定長三角地區露營標準,此后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公告征集旅游國際標準提案,露營旅游國際標準提案的設想應運而生。”
“這個設想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及有關專家的支持。”符全勝介紹,“于是由我牽頭,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秘書長姚歆、華東師范大學旅游學系副教授張琰等共同組成中國專家團隊,2021年底開始研討,2022年3月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案,2022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召開線上大會,專家組就標準作了陳述,2022年9月經投票成為預研究項目。”
多國合作幾易其稿通過立項
記者注意到,《露營旅游》標準由中國、德國、阿根廷聯合編制。對此,符全勝介紹,2023年6月,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住宿業工作組會議通過決議,由三國專家組成項目聯合負責人團隊。該決議是項目管理機制上的一次創新,由來自3個大洲的代表性國家聯合編制國際標準,為標準的全球推廣奠定了基礎。
《露營旅游》標準的起草反復征求各方意見,努力實現全球一致性。符全勝介紹,聯合起草小組克服跨地域、跨文化、跨專業等困難,處理回復來自全球的101個修改意見,六易其稿,形成標準初稿并提交國際標準化組織進行立項投票,最終以88.9%的高贊成比率獲通過立項。捷克、葡萄牙、印度等12個國家也表態將派遣專家共同參與標準的編制。
《露營旅游》標準的核心內容是什么?符全勝介紹,標準針對露營旅游的營地設施及服務要求進行國際化規范,對一般服務要求、布局與設計、衛生設施、飲用水供應、廢物管理、人員配備和培訓要求等作出規范,預計將于2026年正式發布。
持續推進旅游國際標準編制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露營旅游》標準的牽頭提案單位之一。
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所長、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建明介紹,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共有106個成員國,包括60個積極成員國及46個觀察成員國。中方自2020年成為積極成員國以來,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質量監督管理所作為國內唯一技術對口單位,代表中方履行成員國職責,開展旅游標準國際化工作。
“在工作組方面,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下設11個工作組,目前中方牽頭建立‘在線旅游機構’‘旅游信息咨詢服務’‘展覽和活動’‘宣傳’4個工作組,均由中方專家擔任召集人。”劉建明介紹,這4個工作組由27個國家的百余名專家組成。此外,中方還派員參加9個工作組,參加相關標準研制工作。
“在國際標準編制方面,目前中方牽頭立項7個國際標準項目,涵蓋旅游信息咨詢、在線旅游機構、可持續旅游等領域,占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全部在研項目的58%。”劉建明說,“《旅游信息咨詢服務—要求和建議》預計于今年年底發布。為了高效利用標準化成果,我們開展國際標準采標轉化和國際國內標準同步編制的相關工作。”
對于近年來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規劃,劉建明介紹:“經過近4年多的實踐,中方在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的工作成果受到其他成員國的高度肯定。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中方牽頭的旅游國際標準編制項目,并積極與其他國家開展標準合作,不斷深化旅游國際標準化工作。同時,以《露營旅游》標準為新起點,繼續關注新興業態國際標準提案,做好提案儲備。此外,我們還將動態擴充旅游國際標準化專家庫,根據業務要求不斷充實旅游國際標準化人才儲備,推薦更多符合專業要求的中方專家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旅游及相關服務技術委員會注冊專家,支持鼓勵中方專家積極參與旅游國際標準化工作,不斷提升中國旅游的影響力。”
符全勝說,鼓勵我國旅游企業尤其是國際領先的頭部企業和創新性強的新興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與修訂。旅游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等方向的標準制定,有助于提升國際旅游服務的整體效率與質量。(記者 李志剛)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