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
2024年12月28日,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正式開業。這座以“香”為核心主產業的村落,代表了十里芳菲這一文旅品牌實現了商業模式與品牌理念的全新躍遷。
自2017年開始,十里芳菲就在用7年的時間不斷進行探索,從生活美學到田園經濟,再到如今的文化與產業深度融合,逐步破解鄉村自我生長的課題。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這一項目的落地,成功彰顯了十里芳菲對鄉村未來的深度探索——于自然與人文的交匯處,重新定義真正的鄉村新價值和新意義。
芳菲村落的1.0階段:以“生活美學”為起點,在杭州西溪濕地和雅安野玫瑰村,用美的力量為鄉村賦能。
△杭州西溪·十里芳菲
杭州十里芳菲·西溪濕地是1.0階段的代表作之一,項目依托于西溪濕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及其深厚的文化脈絡,將村落形態融入景區地脈中,輔以民宿體驗與自然主題活動,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度假旅游綜合體。
這座藏在杭州市區需要乘船進入的村落,依山傍水、遠離喧囂,宛如一片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在這里,生活美學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可觸可感的生活方式。村子里的一年被賦予了浪漫的名字——“十二月花事”,每個月都有不同的主題活動與自然景觀,四季花事輪轉,為游客呈現自然與文化交織的驚喜。村子里的一天則被精心設計為“寵愛自己的24小時練習”,從清晨伴隨著鳥鳴的元氣早餐,到午后的手作課程、茶道體驗,再到夜晚的香薰療愈和靜坐冥想,每個時刻都充滿了儀式感。
△雅安十里芳菲·野玫瑰村
四川雅安十里芳菲·野玫瑰村也是這樣的一個“生活美學”村,十里芳菲在這一項目中挖掘了雅安的自然特色與文化基因,圍繞“西蜀第一湯”這一核心資源打造了一個以“玫瑰生活,溫泉泡湯”為主題的生活美學度假村落。
在野玫瑰村,圍繞玫瑰的深度生活美學體驗無處不在。清晨,玫瑰開啟一天中最芬芳的時刻,這時村子專門設計的“聞香時間”也隨之展開,通過呼吸感受植物能量,讓玫瑰的清香帶走疲憊與壓力。白天,人們可以在蠟燭工坊親手制作散發天然香氣的作品,或在療愈沙龍中用玫瑰精油舒緩身心。甚至,玫瑰還延展到了餐桌,新鮮花瓣融入糕點與飲品,將自然與美學的融合推至極致,成為野玫瑰村的獨特標志。
芳菲村落的2.0階段:以“農文旅綜合體”為核心,在江西釣源古村將傳統農耕與村落美學生活深度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秩的村落社區。
△吉安十里芳菲·釣源古村
江西吉安十里芳菲·釣源古村,依托于古村原有的農田資源與傳統村落形態,在十里芳菲1.0階段生活美學與文旅場景的基礎上迭代,融入了更深層次的農業種植與農耕體驗,發展成為一個農文旅綜合體,呈現出傳統農耕文化、在地生活方式與現代消費需求的全新結合。
釣源古村的2.0模式,是十里芳菲在1.0基礎上的進化與重構。釣源古村繼承了1.0模式中以生活美學視角轉化在地特色生活方式,創造全新文旅體驗的手法。這里保留了傳統農業文明中的生活方式,構建了琴棋書畫詩酒茶花香九美院生活美學系統,人們可以體驗冬酒釀造、宋代點茶、太極禪修、民俗活動,還可以走近井岡柚罐、吉安白茶、吉州窯陶器等傳統技藝,讓久遠的風土文化與現代生活接軌。十里芳菲進入釣源古村后就攜手原住民啟動了生態農業文明的現代化重構。他們從改善村落環境入手,圍繞生態保護和自然農法開展生產實踐,同時推動風土文化項目的系統性開發,一整套生產、治理和研發的創新模式逐步展開。
釣源古村的傳統農田被重新定義為既生產又體驗的復合型空間,“農耕公園”這一概念由此誕生。在農耕公園中,農業生產、自然景觀、文化體驗和商業循環被巧妙融為一體:游客可以在四季田園中暢游,感受果蔬的自然芬芳;田埂之間,不僅有稻田采摘、農田勞作的新奇體驗,也有創新教育、藝術創作等新生活美學活動的融入。農田從單純耕作的地域轉化為生產景觀體系,既延續了傳統農業文明的歷史脈絡,也給現代鄉村注入了一種全新的田園美學畫卷,與這一時代的文化與審美需求形成完美呼應。
芳菲村落的3.0階段:此時此地構畫的一張鄉村產業藍圖,以「香」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型生活文化社區”。
△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
湖州十里芳菲在最初規劃這個項目時,在美好山水與美滿生活之上,十里芳菲團隊為項目設置了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附加題,即:如何構建鄉村的內生發展動力,如何在瘋狂內卷的文旅目的地中,走出一條「不因游客而生,不以游客為生」的鄉村發展新路徑!
在對香草小鎮在地自然與人文的深入調研中,他們意外發現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這里是香積嶺亦名香梔嶺,腳下的這片土地曾因遍布山林的大葉梔子花而聞名,梔子花不僅清新秀麗,更是制作香料的重要原料,百姓們世代珍視這片“天然香料園”;這片土地的歷史還與“茶圣”陸羽也有著深厚的淵源,相傳陸羽曾在此間采茶、品茗、構思撰寫《茶經》,村旁的陸羽古道見證了他的足跡。因此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出現在我們眼前。
香積嶺村,不僅延續了1.0階段通過生活美學視角激活鄉村文化、打造文旅體驗的核心理念,也全面融入了2.0階段生態農業種養殖、自然教育與農文旅綜合體的實踐模式。而且還更進一步地在此基礎上迎來了3.0階段的全面升級。
十里芳菲文旅集團構建了從天然植物香從種植到加工、交易再到文化體驗的全產業生態鏈,將自然美學、產業價值與鄉村生活全面融合,開創了以「香」為主產業的生活文化社區,形成了一個既保護鄉村本源又煥發經濟活力的鄉村振興藍圖。
01 天然香料種植示范基地
房前屋后的所有自然景觀都是以香料植物的有機種植為考量。梔子花田、可食花園、氣味花園、療愈花園、能量花園一個又一個功能花園同時也是村落中以“香料”的視角看到植物的研學路線。
02 以「香方」為基礎核心的香料交易市場
全中國4000種天然原料的博物館,在這里根據漢、唐、宋、藏、以時間為軸的代表香方構成了這里的原材料博物館。人們在這里是來淘一張「香方」對應的原材料,也是探尋一種文化、一個生活。
03 原材料的加工和制成構建香文化的全產業生態鏈
一批圍繞天然香料加工與延展的工坊集群慢慢聚合,有香精提煉、香粉加工、香具燒制、香品包裝設計、香品展示、香文化博物科普、文創研發等全鏈條的生態布局,完整打造了一個“香”加工和制成的閉環村落。
04 以天然植物香為基底,打造村落特產
圍繞香品、周邊文創品的研發、定制服務、售賣為主,香薰蠟燭、線香、香水、香氛、衣服熏香、枕頭、面膜、藥浴包等小眾賽道的主理人在這里可以形成聯合體完成村落「所見即所購」售賣場景。
05香的應用場景構建村落生活,體驗村落「香漂漂」的一天
圍繞天然香打造了一片沉浸式生活體驗區,吸引民宿、酒店與香體驗空間入駐,線下體驗空間主理人各自從不同角度詮釋香文化的深度與廣度。香方沙龍、香殿、斗香大會等內容與植物的療愈、香氣的療愈、香丸制作、香的咖啡館、香草的烘培小店等香的應用場景。
△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夜景
香積嶺村的根基,始終深植于這片村落與土地。老村民代代守護著這片土壤,他們了解自然的節奏,熟知香草的生長規律;而新村民帶著創新的想法與技術走入這片土地,與老村民一起開啟芳香之旅。他們是種植園主、手工匠人、芳療師,或者是香精配方專家,用巧思和巧手將天然的香草幻化為質樸而靈動的作品。
其實,在村落之外還有更多十里芳菲生態圈伙伴的加入,成為驅動產業鏈升級的重要支撐。他們通過資源投入與創新合作,推動香草從種植到深加工的轉型,共同讓這片香草小鎮更加豐盈。人們在這里可以找到有關香的一產、二產和三產,十里芳菲也會通過社區的運營將香積嶺村打造成為一個不為游客而生,不以游客為生的村落而是以文化、思想、產業鏈接的村落。
為了支撐這些多元群體的發展與生活,香積嶺村構建了齊備的美學生活系統,為每位來客提供安逸和舒適的居住保障。這里的青年公寓中安放著理想和奮斗,共享空間里跳躍著創意火花,村民食堂里彌漫著熱氣騰騰的煙火味,無人便利店與共享洗衣房提供著生活便利。在這里,人們不再是漂泊的追夢者,而是自然與生活的歸屬者,所以這里也被稱為“香草小鎮”。
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是十里芳菲品牌邁向3.0階段的全新里程碑,從產業的角度看,它是天然香料的集散地,是行業的“景德鎮”;從文化的角度看,它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香之博物館;從生活的角度看,它是一曲關于土地、生活與夢想的詠嘆調,而流轉其中的香草則是最為悠揚的主旋律。
站在3.0階段的全新起點,十里芳菲已完成了在鄉村產業與文旅融合領域的全面升級,它不僅為品牌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創新路徑,也為全國鄉村振興探索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之路。
在湖州十里芳菲·香積嶺村這片土地上,產業興旺與人文情懷并行,自然氣息與創新力量交融。這是一個屬于“香”的理想世界,也是一片煥發新生的沃土,從這里延展出的未來,正散發著更為綿長而深遠的芬芳。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