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智慧旅游作為信息技術與旅游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已成為驅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擎。通過智能化配置資源、個性化定制服務、精準化實施營銷,智慧旅游深刻改變著旅游生產模式、服務方式和消費體驗,并在促進消費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為智慧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智慧旅游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在智慧旅游基礎設施、服務效能、管理水平、營銷效能等方面給出了系統性指引。
然而,當前智慧旅游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如利益主體認知存在偏差、管理體系相對滯后、營銷體系效能不足、產品服務與市場需求脫節、專業人才支撐薄弱等。這些困境制約了智慧旅游的縱深發展。政府、企業、科研機構、旅游者等多方主體訴求緊密相連,共同構成智慧旅游生態系統。深入剖析并平衡各方訴求,探索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優化路徑,是推動智慧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此,亟須從以下五方面協同發力:
一是夯實智慧旅游發展根基。智慧旅游基礎設施作為數字經濟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底層架構,其價值可類比為數字時代的“智能交通骨干網”,是支撐全域數據整合、文旅場景數字化重構、體驗與管理服務升級的載體。
首先,構建全域旅游數據中樞。加快建設國家級和區域級旅游大數據中心,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旅游數據資源整合、共享與互聯互通,為精準決策和智能服務提供堅實支撐。其次,提升終端設施智能化水平。引導A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等加大投入,部署智能導覽、無感支付、環境監測、客流預警等設施,優化游客動態管理,提升服務便捷度和舒適度。再次,強化智慧安防保障。綜合運用AI、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升級景區視頻監控和智能分析系統,實現對客流、車流、關鍵設施及環境的實時監測與風險預警,筑牢安全防線。最后,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政府財政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引導性投入,設立專項資金;同時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形成可持續的資金保障體系。
二是釋放智慧旅游核心價值。作為智慧旅游生態體系的核心生產要素,數據的價值已超越傳統資源范疇,成為重構產業價值鏈的關鍵驅動力。
首先,強化數據洞察和決策支持。運用數據可視化、挖掘分析等技術,深度解析游客行為偏好、市場趨勢和產業運行狀況,定期發布權威數據報告,為產品研發、服務優化、精準營銷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其次,構建云端共享生態。探索建立開放的旅游數據共享平臺,促進旅游資源、項目、用地、客流等信息在可控范圍內的安全流通及高效利用,打破信息孤島,賦能產業鏈協同。最后,筑牢數據安全屏障。加強全行業數據安全意識培養和技能培訓,建立健全涵蓋數據采集、存儲、傳輸、使用、銷毀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護技術體系,確保數據資產安全可控。
三是提升智慧旅游體驗與效能。智慧旅游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的革新,更在于全要素、全鏈條、全周期的深度融合,重塑旅游產業生態。
首先,打造一站式智慧服務平臺。整合信息查詢、票務預訂、行程規劃、在線支付、互動導覽、反饋評價等功能于統一平臺,提供覆蓋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流程便捷服務。其次,優化智慧服務流程。基于游客畫像和行為分析,簡化線上線下購票、預約、入園、支付等環節,推行“一臉/一碼通行”,最大限度減少等待時間,提升服務效率和滿意度。再次,推進智慧服務和管理標準化。加快制定智慧旅游相關標準,開展典型案例推廣,引領行業服務質量整體躍升。最后,強化需求精準響應。利用大數據動態捕捉游客需求變化,驅動產品、服務迭代升級及個性化供給。
四是激發智慧旅游市場活力。智慧化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驅動力,正深度重構旅游產品創新范式和營銷模式,其催化作用體現在技術賦能、數據驅動、場景重構等維度。
首先,打造沉浸式體驗新空間。鼓勵景區、文博場館等廣泛應用VR、AR、MR、全息投影、數字孿生等技術,開發互動性強、文化內涵豐富的沉浸式體驗項目,讓文旅資源“活起來”。其次,構建全媒體精準營銷矩陣。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實施內容營銷、情感營銷、場景營銷,講好目的地故事,塑造獨特IP形象。最后,建立營銷效果科學評估體系。從投入產出、傳播廣度深度、品牌影響力、游客轉化率等維度構建評價指標,實時監測反饋,指導營銷策略動態優化,提升營銷精準度和轉化效能。
五是構建智慧旅游發展生態。智慧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本質上依賴于數字技術、產業生態的深度耦合,遵循“技術—組織—制度”協同演化的生態系統理論,注重以數據要素為紐帶,強化關聯方利益協同,通過要素流動、價值共創實現動態優化。
首先,構建產業創新聯盟。聯合骨干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力量,組建智慧旅游產業聯盟或創新聯合體,搭建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標準制定、聯合推廣的協同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次,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實施“智慧旅游領軍人才”計劃,深化產教融合,推動院校和企業聯合培養“旅游+ICT(信息與通信技術)”復合型人才。建立專家智庫,為政策規劃、項目實施提供智力支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在職稱評定、薪酬待遇、發展空間上予以傾斜,激發創新活力。
智慧旅游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旅游業的重要體現,是提升旅游服務品質、革新管理模式、創造消費新場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點。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系統性地深化數據賦能、創新服務管理、驅動營銷革新、強化協同支撐,才能有效破解發展瓶頸,釋放智慧旅游巨大潛能。相關各方應全力推動智慧旅游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水平發展,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持久的新動能,為建設“數字中國”貢獻旅游力量。(張 凱)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