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旅游市場迎來高峰,其中,多地借熱門影視劇帶動當地文旅消費引發關注。近日,由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電影家協會、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中國世界電影學會主辦的第三屆電影內容孵化與城市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論壇在廣州市舉行,來自影視、動漫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從業人員齊聚一堂,探索文化與經濟雙贏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影視 IP可以與文旅產業同頻共振,文旅產業也能從多場景布局、全鏈條服務、全周期運營等方面,為影視 IP的落地提供豐饒土壤。”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孫若風在論壇上表示,影視和文旅都是內容產業,兩個產業進行聯動時,需要內容具備獨特的魅力,并通過創意手段來呈現,了解并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實現共生發展。
影視文旅互利共贏
影視與旅游可以雙向賦能、共融共贏。對此,業界已有諸多探索。4月21日,2025年“喜洋洋樂融融游廣東”之江門站暨“跟著影視去旅行”文旅消費促進活動在江門市舉行。該活動由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會上發布了“跟著影視去旅行”12條主題旅游線路,包括“江門·《狂飆》·探索僑鄉往事”“廣州·《風中有朵雨做的云》·闖入魔幻現實主義”“佛山·《葉問》×《追龍》·功夫光影新傳奇”等。
同樣,在山東,影視與旅游的融合也備受關注。近年來,山東省采取出臺系列扶持政策、編印反映山東文化的影視創作素材庫等舉措,吸引了愛奇藝、優酷等頭部機構和2900多家影視機構落地山東,創作出一批精品力作。5月2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山東省網絡視聽節目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許翠蘭在會上介紹,電視劇《南來北往》熱播后,取景地濰坊市坊茨小鎮火爆“出圈”,帶動旅游收入超1.2億元。同時,微短劇《當星光墜入花海》今年3月在煙臺市拍攝期間,20天內帶動景區、餐廳消費超500萬元。此外,山東推出《大河之洲》《大泰山》《武梁祠》等120多部紀錄片佳作,有力宣傳了山東自然人文好形象,其中《大泰山》播出后當年景區接待游客超860萬人,創下新紀錄。“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影視+文旅'戰略,以視聽力量助推文旅產業發展,實現融合共生、互利共贏,為群眾提供更好更優的視聽享受和文旅體驗。”許翠蘭表示。
跟著影視劇去旅行,浙江省發布了《“劇游浙江”行動計劃(2025-2027)》。根據該計劃,將熱門劇集取景地轉變為沉浸式劇游目的地,到2027年底,將實現全省設區市影視協拍網絡全覆蓋,創作播出千集浙產影視精品,推出百個經典影視游線打卡點,培育十大“劇游浙江”爆款項目,助力浙江影視文旅融合發展。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近年來,將優秀的城市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劇,有不少成功案例,如《繁花》《少年的你》《去有風的地方》等。”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在論壇上表示,文學 IP的影視化改編,不僅激活了城市文化記憶,還通過文旅融合與品牌推廣,實現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共贏,形成文化驅動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中國世界電影學會會長李倩也在論壇上表示,通過電影內容的孵化,可以將城市文化生動地呈現在大銀幕上,如《哈利·波特》系列、《神探夏洛克》《長安三萬里》等作品都是成功的實踐。她認為,電影界要進一步加強與各方合作,匯聚多方力量,不斷探索新的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共同推動電影內容的孵化與創新。
打造優質影視內容
影視可以帶動文旅熱,而制作適宜開發的優質影視內容是聯動的關鍵。
在李倩看來,影視內容孵化如何更符合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質,是當下內容創作需要突破的難點。她舉例,粵產動漫《雄獅少年》就有非常明顯的地域文化特色,把廣東人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融入劇情,符合廣東的城市氣質。這一特質又反哺了大眾化傳播,給觀眾帶來了更好的文化體驗。
“優質的內容是 IP孵化的源泉,強大的 IP是連接多元場景的超級紐帶。當電影 IP遇上文旅場景,可以產生幾何級別的裂變。”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蕭凱力在論壇上介紹,該公司以 IP內容為核心,打造了集影視、動漫、玩具等于一體的泛娛樂全產業鏈,如重慶歡樂谷·超級飛俠訓練營、廣州北京路的超級飛俠一條街、喜羊羊快閃活動,都是電影 IP與文旅消費聯動的新玩法,收獲了不錯的人氣。
“動畫內容是否具有鮮明的特色標簽,決定了故事情節、文化符號能否具備強大的傳播力和滿足消費者的情感需求,進而才能在線下進行大規模的場景轉化。”中國南方動漫游戲行業協會聯席會議召集人張敏在論壇上表示,要實現動漫、影視與文旅產業的雙向賦能,需從原創力、內容力、人格力、傳播力、適配力、變現力這六個方面同時發力,不斷促動漫和文旅產業的轉型升級。
廣東省電影市場空間巨大,對我國電影產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廣州市建有242家電影院,逾1700塊銀幕,為中小成本電影提供了更多“被看見”的可能。廣州市增城區地處大灣區核心區域,近年來深耕影視文化特色產業,通過影視全產業發展帶動城市新老交融。廣州市增城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廖平在論壇上介紹,增城區高度重視影視產業,2024年廣東省出品票房破億元的影片中,有4部出自增城的影視企業,《默殺》《談判專家》《“騙騙”喜歡你》等作品以精良制作贏得市場。如今,增城集聚影視上下游企業及工作室近700家,廣州“增城聚荔”影視服務平臺吸引了貓眼、聯瑞木馬、中影制作等知名企業入駐,產業生態圈持續完善,“影聚增城,影夢成'增'”的品牌在粵港澳大灣區日益響亮。
今年5月,廣東省出臺了“影視政策15條”,進一步整合行業資源,優化全省影視創作生產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李勁堃在論壇上表示,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省電影家協會將培育更為豐富的文化新業態,大力實施廣東青年電影人才培養“繁星計劃”,舉辦廣東藝術影展、粵港澳大灣區動畫電影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電影周等活動,推動電影與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邁向新高度。(記者 侯偉)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