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08





      近日寒潮來襲,天津市農委及時組織技術人員來到田間地頭,深入大棚,指導農戶做好防風、保溫、降濕及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以減輕不利天氣對蔬菜生產造成的影響,確保“兩節”期間本地產蔬菜產品穩定供應。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加快現代都市型農業建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8482元增加到2019年的24804元。


      天津市加快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小站稻振興計劃,小站稻種植面積由2016年的30萬畝增加到2020年的80萬畝。提高畜牧業發展質量,重點發展畜禽種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及農牧結合、生態循環的畜牧業,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基本達到100%。推進漁業健康養殖,實施設施漁業提升工程,實現了漁業生產從粗放型經營向生態化、精細化發展的轉變,2020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面積比重已達到65%。


      同時,天津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推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提升農業經營主體質量,實施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激勵機制,推動農業產業經營方式加快轉變。推進畜禽糞便綜合利用,堅持種養業有機結合、循環發展的理念,加快畜禽糞便處理利用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共完成2921家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治理工程建設。


      此外,天津市加快構建現代都市型農業產業體系,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休閑農業發展方面,通過規劃建設休閑農業精品線路,農家樂、民俗村、休閑農莊等業態得到蓬勃發展,薊州小穿芳峪鄉野公園、武清一方田童趣莊園等新型體驗園異軍突起。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開展薊州食用菌、西青沙窩蘿卜等五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持續建設農產品物流中心區,推進京津冀都市圈一小時鮮活農產品物流圈。突出“一村一品”特色,打造市級農業創業創新園區和基地88個,培育創業創新新型經營主體2417個,初步形成“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園一景”的集群效應。


      近年來,天津市始終把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作為“三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持續推進農民增收等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范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扶持小農戶發展,促進小農戶與產業發展有效銜接,確保了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轉自:今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津薊州區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考核

        從吉林省政府了解到,該省從2018年11月10日起全面實施“證照分離”改革,逐步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對106項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模式分類管理。
      2018-11-13
    • 天津對涉及基本農田“大棚房”整改向縱深推進

        記者從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獲悉,為強力推進“大棚房”排查和清理整治,天津市自4月份啟動“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以來,已對全市10 87萬個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農業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
      2018-11-27
    • 天津將建成全國一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

      天津將建成全國一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

      近日,記者從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獲悉,天津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將于今年7月全部竣工,建成后將成為科研條件領先、高端人才聚集、產業引領能力強大的全國一流的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高地
      2019-05-30
    • 天津推廣“稻麥連作” 帶動農民增收

      在天津農業部門、高校和良種企業支持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天津小站稻提質增效產業化重大工程》項目,研制出適合旱地直播的天隆優619優質品種。
      2019-07-08

    熱點視頻

    2020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丨《問政山東》獲得2020第十屆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節目 2020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噓聲”丨《問政山東》獲得2020第十屆中國視頻節目年度掌聲節目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