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2月3日,湖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要科學回答好重中之重有多“重”、優化發展如何“先”、全面推進怎么“進”、新型關系“新”在哪的問題,切實扛起農業大省的使命擔當。
在由脫貧攻堅邁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征程的歷史關口,省委主要負責人關于“四問”的講話引起與會代表與全省“三農”干部群眾的強烈反響。大家一致認為,“四問”直擊核心,抓住關鍵,很有新意,非常精彩,這是我省做好“三農”工作的思路。
“三農”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到底有多“重”?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肖伏清表示,“三農”工作的地位無論說多么重要都不過分,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自覺扛起農業大省的使命擔當,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他說,要回答好“重”“先”“進”“新”四字之問,順應“三農”工作的重心歷史性轉移,以農業產業強省建設為牽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確保“十四五”“三農”工作開局漂亮、全年精彩,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省農業事業中心主任黃國雄稱,鄉村產業、農業產業是“三農”工作的牛鼻子,中心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從“三農”工作全局的高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發揮我省畜牧、水產、農機等生產優勢,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強省。
興山縣峽口鎮黃家河村支書譚漢文第一時間從湖北日報APP上看到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的報道。他興奮地說,作為一名最基層的“三農”干部,中央與省委這么重視“三農”工作,覺得更有奔頭了,勁頭更足了。他說,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1.1萬元,村集體收入有8萬元,今年村里將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大茶旅融合建設。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優先發展如何“先”?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劉曉洪稱,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讓農業科技人員倍感振奮。他說,今年,省委加大了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了財政投入,省農科院將統籌全省農業科技資源,力爭打贏種業“翻身仗”,要重點圍繞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三大主糧作物品種選育、地方特色畜禽多組學定向育種、優勢中藥材種質創新、重點果蔬品種培育等方面,開展湖北種源“卡脖子”關鍵技術協同攻關。襄陽市委副書記馮艷飛則稱,襄陽將把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高質量發展十大重點工程,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工程,實現主產區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同時,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全面推進怎么“進”?仙桃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鄧念國說:“仙桃是插花貧困區域,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將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這一主線,以‘水田稻蝦漁、旱地果菜藥、池塘鱉蟹特’為方向,發展稻漁綜合種養50萬畝、名特優水產50萬畝、特色果蔬50萬畝,筑牢鄉村產業支撐。通過實施鄉村特色產業提升工程、農產品加工業提升工程、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等,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邁進。”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是37個貧困縣之一,茶葉是當地的脫貧主導產業,采花鄉黨委書記許仕華表示,脫貧是全鄉奮斗的新起點,該鄉將以穩面積、提質量、增效益為目標,加快建設有機茶園,保護古茶樹群資源,進一步完善“合作社+農戶+基地”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國家茶葉公園,大力推進茶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全鄉品著香茗富起來。
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新”在哪?“大河有水小河滿,縣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口。”鄖西縣委書記張濤表示,鄖西于2020年脫貧,現階段要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反哺和鞏固脫貧成果。堅持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地域謀劃縣域經濟,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孝感市孝南區臥龍鄉黨委書記陳輝則稱,該鄉將進一步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通過有效組織農民,整合資源,抓好農旅養融合發展,全力打造316外遷線農旅綠化示范帶,持續打造鱷魚養殖、休閑垂釣、蔬果采摘、香稻種植等特色品牌,讓農村集體經濟成為民心所向、民力之基。
轉自:湖北農業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