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甘肅農業大學副校長柴強表示,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甘肅是我國三大國家級制種基地之一,具有建成高水平現代種業基地的科技、自然資源和產業基礎。同時,甘肅也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全國重要的脫毒馬鈴薯制種基地和瓜菜花卉制種基地,不少世界排名前列的種子企業均在甘肅省河西地區擁有大量制種業務;中國種業信用骨干企業中有16家企業在甘肅省設立分公司和成立全資子公司,80%的制種企業在甘肅建立了生產基地及加工中心。
柴強委員說,甘肅應充分發揮區域優勢,搶抓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支持,通過種質資源、種業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組織體系創新,建設高水平現代種業基地,助推我國種業振興。
針對甘肅在育種制種方面的獨特優勢,柴強委員建議,甘肅應積極爭取國家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打造成我國現代種業基地先行區。“支持的重點之一是建設甘肅牧草和中藥材現代種業基地。”柴強委員說,根據甘肅省地域特征,合理布局種業基地,重點在慶陽市、武威市、酒泉市建設牧草種業基地,在定西市建設中藥材種業基地。
同時,加大對張掖市、武威市和金昌市玉米種業基地,定西市、張掖市馬鈴薯種業基地,酒泉市、張掖市瓜菜花卉種業基地支持力度,加大基本農田、灌溉系統、道路、交易市場、智能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的支持,提升現有種業基地現代化水平。
此外,柴強委員還建議,激勵種業科技力量向基地集聚,重點在甘肅布局種業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種業國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研發平臺,吸引高水平種業研發團隊向現代種業基地集聚;支持依托基地內的種業企業設置重點科技專項,落實“揭榜掛帥”機制,推動高水平研發隊伍與生產實踐隊伍的融合,推動甘肅制種基地向種業基地的轉型升級。
轉自:甘肅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