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南京市將實現六千家農產品全程可追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5-10





      “從今年開始貼上這個溯源二維碼,我們的綠色食品大米就更暢銷了。每斤比普通大米貴2毛錢,但線上線下仍然供不應求!”南京六合區立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立友笑道。 


      張立友說的這個溯源二維碼堪稱農產品“身份證”,消費者手機掃一掃就能一秒查詢到農產品從育苗、施肥、用藥、灌溉、收割、包裝到運輸的全過程信息,數據來源于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2020年底,南京市共有1900多家規模生產經營主體納入國家和省級追溯平臺管理,今年這一數字將增加至6000家。該工作也被納入南京市首批“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讓更多農產品實現“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 


      張立友的合作社目前種植稻米3200畝,畝產量在1000—1100斤,比普通大米畝產量低200斤左右。“我們用生物農藥代替化學農藥,成本高、產量低,大米品質更好,去年被認證為綠色食品,所以價格也更高一點。”張立友介紹,今年加入追溯平臺以后,這個小小的二維碼就相當于一個宣傳推廣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了解他們的品牌,讓高品質大米更容易獲得高附加值。 


      消費者追求的是這張“身份證”背后的質量安全保證。市民劉女士從去年開始,在超市買菜時就更青睞購買貼有追溯碼的農產品。“家里有兩歲的孩子,所以尤為關注食品安全。去年有導購給我推銷了有溯源碼的蔬菜以后,我和家人吃得都很放心,每隔幾天就會來采購一些回去。” 


      這一張“身份證”為何能讓千千萬萬位“劉女士”放心?南京市加快推進農業規模生產主體納入省追溯平臺監管。產品上市后,消費者只要通過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便能追溯產品信息、企業信息和監督檢驗信息,實現從田頭到市場前地產農產品質量全程可追溯。 


      從去年的近2000家提高到今年的6000家,南京市計劃用一年時間將納入國家和省級追溯平臺管理的生產經營主體數量提高3倍。今年南京市還計劃支持農業經營主體新增綠色有機食品品牌80個、新增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個,力爭全市綠色優質品牌農產品比重達65%,守護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轉自: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今年綠色優質農產品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隨著“春分”的到來,中國春播也由南向北進入高潮。記者20日從中國農業部獲悉,今年中國農業結構調整趨勢明顯,綠色優質農產品播種面積大幅增加。
      2017-03-21
    • 2020年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將達68%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17日提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加工轉化率提高到68%、到2025年達到75%,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基本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2017-04-18
    • 農村綠皮書:2017年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2%

      ,《農村綠皮書(2016~2017)》發布會今日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據農村綠皮書內容顯示,我們預測2017年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上漲2%。第一階段我們看到的數據在下跌,我們估計下半年可能出現變化,會...
      2017-04-21
    • 一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四大特點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唐珂表示,一季度,“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07 47,同比下降12 04個點。一季度我國農產品市場運行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蔬菜價格總體下降,但仍處于近年同期水平;二是肉類價格小幅回落,但仍處于近...
      2017-04-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