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夏糧喜獲豐收 夏播超額完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6-29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獲悉:陜西省“三夏”工作接近尾聲,夏收夏播基本結束。截至6月24日,全省已收夏糧1592萬畝,占應收95.9%,其中已收小麥1382萬畝,占應收95.42%,預計6月底全部收獲完成;全省夏播糧食1100.59萬畝,完成預播102.38%,其中夏播玉米824.86萬畝,完成預播104.41%。


      今年以來,陜西省從“國之大者”的高度狠抓糧食生產,認真實施“一穩三提”行動,擴面積、強管理、防病蟲、提單產,全省夏糧喜獲豐收,夏播面積超額完成。


      “今年夏糧生產比去年更好。”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處處長吳金亮介紹,去年秋播以來,陜西省夏糧主產區氣象條件總體較好,今年開春以來,各地不誤農時,強化田間管理,推動促弱控旺,小麥成穗率高于去年。全省積極組織開展小麥條銹病防治行動,采取“壓西控東防流行”策略,實施分區分級防控,做到了應防盡防,有效控制了病害損失。據專家會商,今年夏糧呈增產趨勢,預計全省夏糧面積1660萬畝、總產466.86萬噸、單產281.24公斤,較上年分別增長0.27%、2.95%、2.67%。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448.3萬畝、總產428.55萬噸、單產295.9公斤,較上年分別增長0.14%、3.7%、3.56%。


      吳金亮表示,為了保證夏糧顆粒歸倉,今年陜西省“三夏”工作安排有序,農機具準備充分。農機部門及早開始檢修調試農機具,開展技術培訓,共發放跨區作業證和服務手冊1.68萬余張(冊),投入“三夏”生產各類農機具120余萬臺(套)。6月上中旬,恰逢小麥收獲盛期,陜西省有3次降水過程,對小麥收獲產生不利影響。各地精心組織,科學調配農機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平臺,及時發布機具信息,做到麥黃有機收、機具不空耗,搶抓晴好天氣,加快收獲進度,實現顆粒歸倉。


      雨水充足使夏播墑情整體較好。最新土壤墑情評價顯示,夏玉米主產區的關中及陜南大部土壤墑情適宜,有利于夏播出苗。各地選擇夏播專用玉米品種,大力推廣密植高產栽培技術模式,緊抓降雨有利時機,搶時早播,確保夏玉米播在高產期。同時,以寶雞、咸陽、西安為重點,陜西省緊盯灌區與旱腰帶過渡區域季節性撂荒現象,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擴種夏玉米20萬畝,確保糧食面積只增不減,為奪取全年糧食增產奠定了基礎。


      轉自:陜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陜西:261場活動慶祝豐收節

        日前,記者從陜西省農業廳獲悉,為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陜西省除了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楊凌分會場活動和農業農村部指定的第十一屆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漢陰鳳堰古梯田稻香旅游節等系列活動外,全...
      2018-09-20
    • 陜西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九成五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陜西省種植業和種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8年陜西省良種供應能力穩步提高,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
      2019-03-20
    • 陜西省多措施攻克農業“卡脖子”科技難題

      為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支撐全省農業高質量發展,2019年陜西省將主攻農業“卡脖子”科技難題,從抓緊良種選育保障糧食安全、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著力,夯實農業科技基礎。
      2019-04-30
    • 陜西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941萬畝 2019年將再建200萬畝

      陜西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941萬畝 2019年將再建200萬畝

      陜西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培訓會在楊凌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9年陜西省將建設高標準農田200萬畝,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農田70萬畝,推動陜西省糧食及優勢特色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2019-05-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