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稻漁綜合種養“雙豐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1





      近年來,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開展稻漁穩糧增收促進行動,支持建設安鄉、南縣、臨湘、大通湖等10個稻漁綜合種養示范縣(市、區),啟動湘東、湘南、湘西高山禾花魚綜合種養優勢帶建設,推動洞庭湖區稻蝦產業升級,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近500萬畝,居全國前三位。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省稻田水產品產量39.59萬噸,同比增長6.42%。


      穩糧的關鍵在“稻”。在一季稻區發展高山禾花魚,省里篩選適宜山地梯田種植的優質稻品種,組裝推廣稻漁共生水稻高產技術,實現單產過千斤。在洞庭湖區,嚴格要求稻漁綜合種養溝凼比例不超過10%,確保水稻穩面積、穩總產。


      增收的關鍵在“漁”。省里組織水產專家辦點示范,在南縣、漢壽開展“稻-蝦”“稻-鱉”“稻-鱔”模式示范,在辰溪、通道開展“稻-金背鯉”示范,在長沙開展“稻-甌江彩鯉”“稻-澳洲小龍蝦”示范,推動稻漁綜合種養邁向規模化、標準化。


      壯大產業鏈,延伸效益鏈。精細加工稻蝦米、稻蛙米、稻鴨米,打響高山禾花魚品牌,舉辦禾花魚節,農旅融合帶動農民增收。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處處長王元寶稱,湖南堅持穩糧增收的原則,處理好“稻—漁”“糧—錢”“一產業和三產業”的關系,持續推動稻漁綜合種養高質量發展。(張尚武 丁浩)


      轉自: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作為一種具有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等多方面功能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省政府已將該技術列為農業五大主推技術,并納入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工作內容。
      2019-06-18
    • 從“單一種養”到“一田多收”——稻漁共作田里的豐收新圖景

      從“單一種養”到“一田多收”——稻漁共作田里的豐收新圖景

      秋高氣爽,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珠珊鎮鵬湖村的稻田還未完全轉黃,田里已滿眼豐收的圖景。原來,與過去單一種糧不同,稻田里還養了夜市“網紅”——小龍蝦,“一田多收”讓農民收益大幅增加。
      2019-10-08
    • 河南省羅山縣:稻漁共作盤活“一畝三分田”

      河南省羅山縣:稻漁共作盤活“一畝三分田”

      “羅山縣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很規范,脫貧帶動效果好,值得在全省借鑒和推廣。”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耕在現場會上對該縣稻漁種養模式給予高度評價。
      2019-11-21
    • 安徽: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大幅增長

      安徽: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大幅增長

      近年來安徽省突出政策引導和行政推動,強化規范發展和技術服務,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全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大幅增長,由2016年的70萬畝增加至現在的415萬畝,年加工能力達6萬噸,產業布局逐步優化,加工能力顯著提升。
      2020-09-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