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了解到,今年北京10畝京科999春玉米高產攻關試驗田單產為1162.7公斤,比北京市春玉米原高產記錄1117.3公斤/畝(2009年)提高了45.4公斤,刷新北京紀錄。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北京泰民同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密云區河南寨鎮兩河村建立春玉米高產攻關田,種植面積10畝。日前,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河北農業大學、密云區種植業技術服務中心、延慶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的玉米專家對該地塊進行了產量驗收。專家組依據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和全國玉米栽培學組共同制定的《關于玉米高產、超高產田間測產驗收方法和標準》進行實收測產,10畝京科999高產攻關田單產為1162.7公斤,比北京市春玉米原高產記錄1117.3公斤/畝(2009年)提高了45.4公斤。
農業技術推廣站專家告訴記者,這塊春玉米高產攻關田之所以畝產創北京紀錄,主要是依托多項糧食增產關鍵技術集成和應用。
首先是選擇耐密高產品種。經過前期篩選試驗,選擇京科999作為種植品種,該品種的特點是株型緊湊,光能利用率高,耐密植性好,種植密度彈性大,自我調節性能好,適應性強,群體增產效應極其明顯。
其次,增加種植密度。合理增密可顯著提高玉米收獲穗數,確保高產穩產。技術人員通過設定目標產量,并根據種植品種的穗粒數、千粒質量等產量構成因子指標確定種植密度為6500株/畝,保證每畝收獲穗數6000穗以上。
此外,增施有機肥,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和供肥能力的同時提高整地質量,整后土壤平整、細碎,整體呈上實下虛狀,目的是混拌耕層土壤與肥料,為高質量播種奠定基礎。
在播種方面,高產攻關田采用加裝北斗導航約翰迪爾精量播種機播種,對播種行距和速度都有精準調控。并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追肥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以水帶肥。
在生長期,應用化學調控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前移技術,針對高密度群體易發生倒伏風險,在玉米6~8片展葉期應用植物生長劑進行化控處理。針對玉米后期玉米螟等蛀穗害蟲的危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吐絲后15天使用無人機進行飛防,藥劑為吡唑嘧菌酯和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有效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
據悉,高產攻關田實現高產目標后,技術人員將完善高產攻關田核心技術,繼續開展糧食增產關鍵技術和模式的研究,并在春玉米主產區進行示范推廣,以實現大面積的輕簡化節本高產,提高北京本地糧食供給和保障能力。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