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惠及千家萬戶,廣東將這么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2-24





      12月18日,全省推進農業生產托管和社企對接現場會(以下簡稱“現場會”)在茂名化州市舉辦。


      此次現場會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旨在貫徹落實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座談會和深化社企對接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視頻會議精神,總結廣東省當前農業生產托管和社企對接發展成效,深入交流各地的經驗做法,研究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古潔等出席。廣東省部分市級農業農村部門分管負責人,縣(市、區)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部門負責人,廣東省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單位代表,有關金融、保險機構負責人,以及廣東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會員代表等參會。


      看亮點:線上線下融合搭建農服協辦體系


      會上,推介廣東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的活動引人注目,在11月18日召開的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第三屆一次會員大會上,廣東省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宣告成立,旨在推動聯合會實現從單純的農民合作社之間的小聯合,向從事農業生產、服務的各類主體大融合轉變。


      可以說,廣東省現代農業服務業聯盟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改革事項。聯盟整合了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力量共同行動,而農民合作社是聯盟主要會員,廣大農戶以農民合作社的成員方式加入聯盟,目前有21個地級市81縣的農服組織加入聯盟。


      另一方面,為推進托管服務便捷化、補貼資金使用精準化,今年7月起,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開發的“粵農服”托管助手小程序正式上線。


      如果說,廣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是推動全省農業生產托管工作的“主心骨”,那么“粵農服”就助力農業生產托管的“助推器”。


      通過數字化手段,規范服務價格、合同、流程、標準,農戶足不出戶就可以采購、監督服務和支付費用。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8個縣(市、區)推廣應用“粵農服”小程序,173家服務組織入駐,訂單金額達7700萬元,服務面積40萬畝。


      看成效:廣東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駛入快車道


      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戶將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業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不僅讓小農戶成為適度規模經營的真正參與者和受益者,還有助于破解流轉中地租博弈以及土地撂荒、耕地“非糧化”等難題。


      當前,廣東農業轉型升級面臨著土地細碎、經營分散、勞動力短缺等問題。2020年起,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以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為切入點,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經營服務體系。


      現場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通報了全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工作情況:自去年開始實施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項目以來,廣東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以搭建服務協辦體系和數字服務平臺為抓手,組織引導服務需求和服務資源有機整合,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標準化、規模化、數字化發展,培育農業發展的新引擎。


      兩年間,全省參與以生產托管為主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縣(市、區)和單位由10個增加至30個,服務組織達3.68萬家,服務面積從50萬畝擴展至150萬畝,其中推動撂荒地復耕達7.1萬畝,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標準和質量明顯提升,服務協辦體系初步建立。


      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還通報了近年來全省社企對接工作取得的成效,機構改革后,廣東按照農業農村部工作部署,積極與中國郵政、中化農業、供銷系統的有關企業、金融保險機構以及其他社會力量密切合作,為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服務。


      如中國郵政廣東省分公司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優勢,為廣東省農民合作社提供了信息統計小程序、粵農服平臺;利用自身隊伍力量,走訪了全省5萬多家農民合作社,為1.1萬家合作社、56萬農戶提供了信貸服務、郵寄服務等;如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承接了近20萬畝的生產托管服務任務,為全省1.2萬戶農戶提供了社會化服務。本次現場會設置了現場參觀、典型案例展示和現場會等多個環節。在現場參觀環節,代表赴水稻種植和冬種作物種植托管基地,釋迦果種植托管基地、化州市新安鎮新塘村社企對接服務點等地,了解化州市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具體做法、進展情況及實施成效。


      針對不同農村地區的組織條件和土地情況,化州市采取了“土地整治整合+土地入股或流轉+生產托管服務”的經營模式,建立市、鎮、村三級協辦體系,不僅很好解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還有效解決了托管組織的成本問題,建立了撂荒地復耕復種的長效機制。目前,整村實施農業生產托管的行政村達39個,共推動撂荒地復耕面積達3.6萬畝。


      談未來:生產托管和社企對接邁上新臺階


      經過近些年的積累,廣東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的技術力量、設施裝備、服務主體等有了一定規模。全省現有農技推廣機構2355個,農技推廣人員12519名,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68萬家。服務協辦體系也有了一定基礎,目前已有40個縣培育了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17個生產托管服務項目縣搭建了生產托管運營中心,培育了1320名村級托管員。


      但由于自然條件和經營習慣的限制,廣東在推進生產托管上還面臨服務需求、服務資源較為分散的雙重制約,組織專業化服務能力較弱,離發揮生產托管服務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還存在不小差距。


      針對這些問題,顧幸偉表示,將加強組織領導,讓生產托管服務惠及千家萬戶。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計劃將農業生產托管列入鄉村振興績效考核內容,作為約束性指標考核,并逐步提高考核分值。同時設立農業生產托管協同推進專班,加強力量,整合全產業鏈資源,抽調科研院校、事業單位相關人員,協同農田建設、農機管理、農技推廣、植保、種業、市場等職能部門共同推進。


      “要以縣為單位推進試點示范,項目落地。”顧幸偉指出,明年中央財政將加大對廣東生產托管服務支持力度,廣東省也將加大對托管服務資金扶持力度,各地要做好規劃,扎實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高效落地。堅持重點扶持小農戶、扶持糧食作物的導向,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以項目實施為契機推動生產托管服務全面覆蓋。


      除此之外,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也對社企對接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深入鎮村摸清需求底數,著力抓好“四個一批”,共同研究一批服務產品、共同舉辦一批服務培訓班、共同打造一批利益緊密聯結的主體、共同搭建一批專業合作平臺。社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鄉村振興使命。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今年中央財政支出45億元支持農業生產托管項目

      今年中央財政支出45億元支持農業生產托管項目

      記者從此間舉行的全國農業生產托管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中央財政共支出45億元,在29個省區市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項目,支持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為農戶提供從種到管、從技術服務到農資供應等全程“保姆式”服務,有
      2020-10-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